客家雜誌214期社論

 

總統大選觀察與建言

2004年的總統大選,與2000年的大選相較,因全省客家票源有超過近10個百分點,從藍營投向綠軍,成為陳水扁、呂秀蓮連任的致勝關鍵。上月22日的第12任總統大選,雖然「北藍南綠」的客家政治生態依舊,但是客家票源已大量回流藍營,支持率甚至超過8年前的大選,而全台客家地區僅剩屏東縣客家8鄉與高雄縣六龜鄉仍多數在捍衛綠軍。

4年前的總統大選,在當時客委會主委葉菊蘭輔選操盤下,成立客家電視台、大量補助經費輔導客家社團,在南北多所大學成立客家學院、研究所,使得一向政治傾向較偏泛藍的客家族群,有近10%的選票由藍營流向綠軍,大約近20萬票,而那年陳呂也僅以0.22%(29518票)贏了連宋(連戰、宋楚瑜)。

這次總統大選,馬英九、蕭萬長以58.45%(7658724票),贏了謝長廷、蘇貞昌的41.55%(5445239票),共贏了16.9%(2213485票),在全台各縣市中,只有雲林縣、嘉義縣、高雄縣、屏東縣與台南縣綠軍稍贏,其他縣市都是藍營獲勝。其中謝長廷曾主政7年的高雄市,也敗給藍軍;而蘇貞昌在屏東縣家鄉也僅小贏了2490票,保住了基本顏面。

客家族群的投票行為取向,除了1996年的總統大選全台客家人都有李登輝情結外,從1994年的省長選舉到2000、2004年的總統大選,都呈現「北藍南綠」的現象,即中北部、東部的客家族群較支持國民黨;高屏六堆地區的客家人較挺民進黨。而今年雖然還是「北藍南綠」,但是藍軍氣勢也已攻進南部,在高屏六堆12個鄉鎮中,除了屏東縣8個客家鄉及高雄縣的六龜鄉還是綠大於藍外,高雄縣的美濃鎮、甲仙鄉與杉林鄉今年都由綠轉藍。

至於北部地區,一向是綠軍票倉的桃園縣觀音鄉、新屋鄉,苗栗縣的通霄鎮、苑裡鎮、卓蘭鎮,這次也都由綠轉藍,成為藍軍大勝的指標鄉鎮。

今年客家地區藍、綠陣營幕後主要操盤手,是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與總統府祕書長葉菊蘭,以客家人佔最多的桃竹苗四縣市來說,4年前,藍營僅贏綠軍27萬票,今年卻大贏65萬票。全台客家人比率最高的新竹縣、苗栗縣、桃園縣,藍營的得票率分別從4年前的64.06%、60.75%、55.32%,增加到74.02%、70.99%、64.64%,三縣市增加率都近一成。充分反映,4年前藍營流失的客家票已全面回流,且有些增加。

這次民進黨慘敗,其實從1月12日的立委選舉早已看出端倪,立委選舉,國民黨以81比27席大勝民進黨;反映在政黨得票率方面,國民黨亦以 51.23%,大贏民進黨的36.91%,另新黨得3.95%、台聯3.53%、其他4.38%。如果國民黨與新黨和其他藍營的得票率相加,民進黨與台聯的得票率相加,也似乎與總統大選的得票率不相上下。足見兩個月來,多數選民的投票行為取向並沒有多大轉變。

事實上,選戰開打後,謝長廷雖打出「逆轉勝」的悲情訴求,並猛攻馬英九的綠卡問題、一中市場、承認大陸學歷、一黨獨大要制衡等問題;但是這兩個月來執政的民進黨並沒有給老百姓帶來利多消息,反而最近物價漲得特別厲害,反映在社會上是經濟蕭條、民生凋敝,小老百姓的感受尤深。謝長廷的守護台灣、幸福經濟,喊得再動人;卻不敵馬英九的拚經濟、反貪腐。因此嚴格說來,民進黨會大敗,主要是民心思變,以選票來表達對民進黨執政的不滿。

美國政治學者杭廷頓曾說,從民主轉型到民主鞏固,必須至少經過兩次的政黨輪替,第一次是從威權政體到民主轉型,第二次是新政權背叛民主,或失去民心,再次政黨輪替。如果未來的台灣政治朝此良性發展下去,落敗的民進黨能深切檢討,而掌握國會多數席次,且贏得總統大選的國民黨也能防止腐化,展開良性的政黨之爭,將是全民所樂見的。

從總統大選投票前幾天,股、匯市的暴量、大漲,房地產交易再度熱絡的情景來看,已顯現多數老百姓希望政黨輪替,活絡台灣經濟,改善兩岸關係,並希望兩岸早日直航,開放大陸觀光客,以帶動台灣的觀光、文化產業。

每年農曆新年到苗栗縣通霄鎮馬家莊祭祖的馬英九,這幾年努力融入台灣主流社會,勤學閩南語、客家話,並下鄉長住,亦獲得多數台灣人的認同。站在客家族群利益的觀點,我們也寄望未來的馬總統,除落實他提出的客家政策外,也能重視以下兩大議題:

一是,客家族群在台灣的人口比率約占20%,這幾年客家人的政經地位日漸低落,希望未來行政院各部會首長,能學新加坡作法,依族群人口比率多拔擢客家菁英,以提升客家人的政治地位。

   二是,客家語言流失嚴重,未來應將閩南語、客家話、原住民語言都列為官方語言,在客家人占多數的縣市、鄉鎮市,亦應鼓勵公務人員多學、多講客家話,以尊重客家族群。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總統大選觀察與建言
    全站熱搜

    hakka2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