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期社論

考試救客家

       催生高普考「客家行政」類科

 

這一波經濟不景氣,吸引眾多人參加公務人員高普特考;其實,即使經濟恢復景氣,通過公務人員高普特考仍是許多考生的優先志願之一。舉例而言,9836放榜的「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就吸引84537人報名。此人數是97年客語中高級認證報名人數的7.5倍,也是97年客語初級認證人數的17倍。在公僕任用考試中,有不少人是再三回鍋的重考生,可見高普特考對考生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也因為如此,高普特考的考試科目(例如:行政法)成為考生搶學、狂學、急學、每日必讀的科目。

今天,吾們面對客家語言和文化的流失,許多人費盡心思想力挽狂瀾,欲在危急存亡之秋,設法拯救客家語言和文化免於滅亡。然而,家長重視升學,優先讓學童學英語,家長也怕自己子女國語能力不佳,影響升學考試作文分數,所以日常多和兒童說國語。等兒童長大出社會,為了適應閩南語做生意的社會,也多學習閩南語,客家話因此被邊緣化。許多客語老師皆知,開「客語研習班」的經費、師資、場地都不是問題,「怎樣招到學生」才是根本問題,此乃當前客語流失最核心的困境。

客家界面對前述語言和文化發展的困境,運用客語認證、客語家庭雖然已經發揮效果,但「好還要更好」,何不思考運用公僕高普特考的魅力,來營造眾人搶學、急學、狂學客家語言和文化的誘因呢?試看高考三級的原住民族行政考試,考試科目有行政法、行政學、臺灣原住民族史、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原住民族行政與法規、公共政策(包括原住民族政策)。普考的原住民族行政考試,考試科目有行政法概要、行政學概要、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與文化概要、原住民族行政與法規概要。初等考試的原住民族行政考試,考試科目有臺灣原住民族史大意、原住民族行政及法規大意。以上考試科目,至少提供原住民同胞和不特定的眾人學習原住民族文化的誘因,值得客家界參考。

國內中央與地方現在共有5個客委會,有些縣市還在民政局下設置客家行政科。這些優秀的客家事務行政人員有可能因退休而離職,也有可能因升遷到其他機關而出缺,當有此職務出缺機會時,何不比照原住民商請考試院在高普特考下設置「客家事務行政」類科,招募優秀公僕參與客家事務,並創造學生學習客家語言和文化的誘因呢?

當然有人會質疑,客家事務機關並非每年都有職缺,「客家事務行政」類科考試也就不能每年都辦,如何建構每年都願意學習客家語言和文化的誘因?話雖沒錯,但只要設計考試科目和高普特考的「一般行政」類科非常接近,則無論哪一年舉辦,都會有千人以上的報名人數。舉例而言,97年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報名「一般行政」類科者高達3560人。此考試科目包含行政法、行政學、政治學、公共政策、民法總則與刑法總則、公共管理。所以,「客家事務行政」類科考試的考試科目可以設計為:行政法與行政學、政治學與公共政策(含客家政策)、民法總則與刑法總則、公共管理、台灣客家文化、台灣客家話朗讀(任選四縣、海陸、大埔、饒平、詔安等腔中的一項應考)等六科專業科目,則許多原本考一般行政的考生,只要加讀台灣客家文化、台灣客家話朗讀二科,就會來考「客家事務行政」類科,而考取「客家事務行政」類科的考生,也因為考試科目涵蓋一般行政類科全部考試科目,也同屬於行政人員,來日有機會也能升遷到其他機關。

因為考試領導教學,要考試的學科,學生才會讀,有就業市場的科目大家才會關注學習。綜合以上分析,在公務人員高、普、特考中設置「客家事務行政」類科有其必要。這是創造學生願意學習客家話、客家文化誘因的積極作法,也是引發家長讓兒童自幼學習客家話、客家文化最好的動機。而此考試所需經費,多數來自考生報名費,少部分來自考試院預算,不會造成國庫負擔;且考試資格並不限於客家人,只要符合一定學歷,任何台灣人都可以報考。這樣的考試,足以擴大跨族群學習客語和客家文化的人口,是避免客語和客家文化斷氣的強心針,值得客家界齊心推動。

arrow
arrow

    hakka2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