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梨博士黃慶乾(1947~) 台北散步者

黃慶乾新竹縣新埔鎮人,生於1947年,父母以務農為生,家裏有稻田、茶園和柑園,從小耳濡目染,加上樂於學習,對農事瞭若指掌。

 

國小讀枋寮國小,班上學生五十餘人,學校距住家約四公里,上下學各需步行一小時,沿途青山綠水,倒也不覺得苦,放假期間,需要幫忙農事,看牛和割草給牛吃是小時候的固定工作。

 

黃慶乾生活在大家庭,家中有四甲茶園、四甲柑園和在湖口有兩甲多水田,家裏固定長工兩人,經常有十餘位臨時工協助茶園或柑園的農事,二十幾人一起吃大鍋飯,從小在大家庭裏過著耕田而食的規律生活,國小畢業後,留在家中幫忙,負責茶園和柑園工作,農作物收成好壞仰賴天候,早年的茶葉以產量取勝,送至茶工廠簡單加工後即外銷國外,至於椪柑,原來是當地的特產,卻因病蟲害而被迫改種水梨。父親六十五歲,他三十歲,才和叔叔家分家;父親和叔叔分完家的下午,也將田產分給他三兄弟,但父母始終和黃慶乾同住。

 

新兵訓練後不久被派駐金門,同梯次的同袍以新竹鄉親占多數,退伍後,每年定期聚會,和潘正義等知識程度較高者交換心得;農閒時,或農會辦理講習時,即前往學習,如參加水梨班,晚上則拜訪事業有成或到地方聞人處,學習做人處世的道理,獲得與時俱進的新知,嗣後,兩甲多山坡地生產的水梨,除了品質高人一等外,通路仰賴廣結善緣,不必擔心銷路或水梨放太久而導致果實腐爛,因而可以讓水梨在梨樹上九分半或十分熟才採摘,色香味甜的好品質,讓他的通路更加穩固。

 

黃慶乾新婚不久就分家,夫妻兩人將分得的茶園和柑園全部改種水梨,加上認真打拚,三年後再買下一甲多山坡地,讓他成為新埔鎮的水梨大戶,加上品質優異,被稱為水梨博士,即黃博士。最初,水梨不是新竹的傳統農作物,橫山鄉居民引進種植的水梨稱橫山梨。

 

水梨的栽培方法簡單,新品種梨栽培時,要注意天候,太冷或太熱都影響成活率,主枝亦不能保留太多,以3支為準,至於結果枝的亞主枝亦應保留生長空間,產量才能穩定。至於照顧,須施予愛心,結出的水梨自然質好量多,黃慶乾依照傳統種植方法,以橫山梨為主根,再接上符合台灣氣候生長的高接梨。他採用台中農業改良場育成的台農種苗2號蜜雪梨(4029),因為用心栽培,品質優良,致收成屢屢名列前茅。

 

水梨的收成受天候的影響最大,每年七、八月收成後,就要剪枝,待次年一、二月落葉後不久就會開花,若管理得當,花芽形成甚多,但為了穩定品質及維持樹勢,通常1個梨果需要30片左右的葉子供應其養份,若著果數太多,需進行疏果,黃慶乾夫婦整天在水梨園忙碌,保留形狀美麗、健康的水梨,因為不貪心,較農業改良場建議保留一甲水梨園收成四萬斤,他僅保留三萬餘斤,果實反而較大、較甜,讓他種的水梨很早就被訂購一空,讓客人享受又甜又新鮮的水梨成為他最大的享受。

 

只要是農作物,病蟲害在所難免,為了確保傳播花粉蜜蜂得以存活,當地果農相約噴灑農藥的時間應在傍晚蜜蜂回巢後,這份用心,確保水梨的品質,也尊重蜜蜂的生存權。

 

水梨收成後,要儘快幫水梨樹剪技,察看那兒需要關心,和農會、改良場或農友交換種植心得,讓明年可以獲得較好的收成,是每個果農共同的心願。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水梨博士黃慶乾(1947~) 
    全站熱搜

    hakka2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