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語是本國語文教育的一環,更有助外語學習   張美煜

讀了1021日中國時報社論請教育部停止扼殺中華文化資產」,個人有不同看法。

姑且不去批判作者充滿「大中華文化」意識形態的偏執立場一事,純就語言教育來討論。

個人從事語文教育逾三十年,精通國語、客語、閩南語(既知其然,亦深知其所以然),略通英、日、韓語及粵語,從「語文學習」的角度看,本土語言的學習不僅可以「深化國語文的學習」、提升國語文程度,亦且有助於外語的學習,今以「客語」為例,略述淺見於下:

客語保留了許多古漢語的詞彙許多現代白話(國語/普通話)已不使用或罕用的語詞,卻在客語中保存下來,例如:幾時(何時,明月「幾時」有)幾多(多少,問君能有「幾多」愁)(養育,孟子: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妻子)(稻子,鋤「」日當午)(尋找,「尋尋」覓覓、「」人啟事)平陽(平原,虎落「平陽」被犬欺)(差別,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爺娘(父母,朝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闌干(淚眼婆娑,玉容寂寞淚「闌干」)……

不僅詞彙,客語更保留了唐宋漢語的聲韻特色,例如國語無法分辨的「怡宜、移疑、意義、沿嚴、圓原、怨願…」等同音字,客語卻能清楚區分其聲母不同;「見健漸鑑箭劍踐薦」「斤金津、相香、槍腔、親侵欽…」「及即集急擊疾籍」等國語同音字,在唐宋音韻系統中皆不同音,而客語都能一一區分。

唐宋漢語之入聲調(收-p,-t,-k塞音尾),今之普通話已完全消失,客語卻完整保留,如:「合喝核」「接節跡」「業熱逆」…又如雙唇鼻音尾(閉口尾)的字,北京音系消失,併入舌尖鼻音尾(n尾),如「新心」「因音」「干甘」「山衫」「鄰林」「煎尖」「攤貪貪」「真針」等原來韻尾有別的字(m/n不同),北京話卻都混同了,這些收尾的字不僅保留在客語中,也留存於韓語中,可說是「禮失而求諸野」。客語的鼻韻尾-m,-n,-ng和入聲尾-p,-t,-k對應整齊(如:斬展整、敢揀哽;眨舌石、磕刻揢),韓語也一樣(韓語的輔韻尾「終聲」有-m,-n,-ng,-p,-t,-k,-l七個),因此學會客語,再學韓語,真是易如反掌。個人的客籍友人中有西班牙語系畢業的,有修習義大利語的,有專攻法語的,他們都說客語的音韻對學習那些語言都有正面助益;客語有助於其他外語的學習之處還很多,不暇一一列舉。

許多唐宋詩詞的作品,用國語誦讀不押韻的文句,用客語朗讀卻極為協韻,例如:杜甫【老柏行】一詩,前八句的韻腳用了「柏(ㄅㄛˊ)、石(ㄕˊ)、尺(ㄔˇ)、惜(ㄒㄧˊ)、白(ㄅㄞˊ)」五個入聲字,李白的【長干行】前兩句「妾髮初覆(ㄜˊ),折花門前(ㄐㄩˋ)」,「額、劇」也是入聲字,國語讀完全不協韻,客語韻部是「-ak」「-iak」,十分協和;再如岳飛的【滿江紅】,全篇通押「入聲韻」,用客語朗誦,比沒有入聲的北京話更能體現其悲壯沉重的心情,既不會有「雪血」不分的現象更不可能發生「瀟瀟雨歇」誤作「小小雨鞋」的笑話。

客語的聲韻系統確實比深受阿爾泰語系(即岳飛所欲消滅的「胡虜」的語言)影響的北京話保留了更多漢語的特色,它是漢語演變的歷史長河中不可或缺的的一環,是比珍稀動物「貓熊」更為寶貴、更值得保護的文化資產;客語一旦流失了,便無法窺知唐宋漢語的聲韻特點,亦將導致珍貴歷史文化的斷層佚失,這難道不是「中華文化」的大損失嗎?那些以捍衛「中華文化」為己任的人士,有何反對客語的理由?難道要用「胡語」「英語」來取代嗎?

一個禮拜一節課,就可以讓學生領略客語在漢語長河中「承先啟後」的奧妙,既可深化國語文的學習,提升國語文的程度,從中習得愛鄉愛土的情懷,更可以觸類旁通,有助於外語的學習,請問還有比這更划算的教育投資嗎?「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的成員們,有必要敵視「同屬漢語」分支且保留更多漢語成分的客語、閩南語等本土語言,並對其痛下毒手、趕盡殺絕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kka2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