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住 民 與 客 家 族 群 關 係

一、前言              台北市政府警察局 信義分局長 范織坤

 

    臺灣歷史隨著族類觀念的變遷,客家與他族的關係也隨之改變,原住民在清代時期有「生熟」之分,日治時期則分為九族,現今已擴大區分為16族,對各族而言,我族與他族堅守的原則,乃其各自傳統領域與文化的保存。客家族群部分,聚居都市的地方,現在大都已被其他族群所取代,散居一隅的客家人多成個體戶,且現代化的高樓住家,戶戶封閉,接觸互動不易,只有鄉親聚集或在客家民俗慶典,才可能見到及聽到原音的客家人。從客家人與原住民居住分布地域觀之,客家人因渡海來臺港岸及受族群勢力強弱等因素,最後定居地點與原住民相鄰甚多,落地生根並開枝散葉,彼此因協力與合作,共融衍生特殊關係,可稱謂唇齒相依、友誼永固,對客家民族永續生存發展具有重要關鍵。

 

二、族群概述

(一)客家族群

    客家人由大陸之粵東.閩西向臺遷移過程中,一方面由於遷入地人口及經濟 發展狀況不同,另一方面也由於其向臺灣遷移路線的差異,從而導致其在臺灣各地的分布及形成聚落的時間也不盡相同。客家人移民來臺,最初散佈在臺灣西部,後因受到福佬勢力的影響,部分被同化,部分聚集山區。從世居在臺客家人之世代探索,最早是從東港上岸,沿溪往山麓在屏東落籍生根,接續再有從其他海岸登陸,現將客家分布為北、中、南、東四地區。

 

1.北部客家人:

大都指桃、竹、苗三縣的客家人而言。桃園縣南境的龍潭、平鎮、楊梅、觀音、新屋、八德以及半個中壢市均屬於客家庄;新竹縣除五峰、尖石之外,其餘全為客家人的居地;苗栗則以山海線劃分,海線為福佬人的聚落,山線的頭份、苗栗市、卓蘭、公館、大湖、銅鑼、三義、頭屋、南庄、西湖、三灣、獅潭等,都是純客家人居住的地方。目前苗栗縣18鄉鎮均為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地區。

 

2.中部客家人:

初期包括現今的清水、神岡、豐原、潭子、石岡、新社、東勢及臺中南屯一帶,後來受到閩人大量移民的因素,部分留在原地被同化為福佬客,其餘多數則往內山遷移,或者落腳在新社、東勢地區,部分翻山越嶺,進入埔里盆地,移墾至南投縣的國姓、水里、信義等地區。彰化平原一帶,也曾有過客家人的足跡,彰化的埤頭、員林、和美、田尾、永靖,都是客家人墾拓過的地區,原墾的客家人,由於人少勢單,大都被同化為福佬客。雲林的崙背、二崙、西螺等地有客家聚落。

 

3.南部客家人:

一般稱為六堆客家人,起於朱一貴事件,聚居高屏溪沿岸的客家人組織成鄉勇,以居住地為單位,分成六堆進行保鄉衛土的重任,此組織後來繁衍為平時的團練組織,六堆則漸轉化為地域的稱號。六堆分為中堆、前堆、後堆、左堆、右堆以及先鋒堆;中堆位於現今的屏東縣竹田鄉,前堆包含長治、麟洛兩鄉,後堆則在內埔鄉境,左堆含括南邊的新埤、佳冬,右堆為高樹及美濃,屏東的萬巒位於這些堆的大後方,鄉勇被徵調為先鋒部隊,故稱先鋒堆,其他在南境的恆春也有少部分客家聚落。

 

4.東部客家人:

在臺灣花東縱谷地區,有不少客家人聚居,他們大多是後期由西部「客庄」遷移至東部。日據時代,日本人為了種植甘蔗、伐木及建造花蓮港,從西招來勞動工作者,其中大部分是來自新竹的客家人、一部分則是從苗栗遷徙。移居東部的客籍先民,在富庶的蘭陽平原近山地區也留有蹤影。六堆地區及新竹、苗栗的客家人,也有不少受迫於生活壓力,移居花東地區,現今臺東的池上、關山、鹿野,以及花蓮的吉安、壽豐、光復、瑞穗、鳳林、玉里、富里等鄉鎮,有散居為數不少的客家人。

 

(二)原民族群

    臺灣原住民現有阿美族、排灣族、泰雅族、布農族、太魯閣族、卑南族、魯凱族、賽德克族、賽夏族、鄒族、雅美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邵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等16族。截至110年6月底人口數57萬8,847人[1](平地27萬855人,山地30萬7,992人),以阿美族人數最多,排灣族次之,泰雅族第3。

  1. 阿美族  居住範圍分布於花蓮縣、臺東縣及屏東縣的海岸平原及丘陵地,以池上、關山為界。人口數21萬6,133人,為母系社會,部落事務由部落領袖及長者組織共同執行。豐年祭是歲時祭儀,是東臺灣的盛事。
  2. 排灣族  居住範圍分布於屏東縣、臺東縣兩縣,橫跨中央山脈南段山地兩側,除屏東縣滿洲鄉、臺東縣大武鄉、太麻里鄉為平地行政區域與其他族群混居外,餘均屬為山地鄉。人口數10萬4,169人,尚存貴族與平民區分的封建階序制度。豐年祭是歲時祭儀。
  3. 泰雅族  居住範圍分布於臺灣北部中央山脈兩側,橫跨宜蘭縣、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與南投縣,占臺灣中北部三分之一的山區。人口數9萬3,260人,以父系為基礎,信仰以祖靈為中心。感恩祭是歲時祭儀。
  4. 布農族  居住範圍分布於中央山脈中南段兩側,北自南投仁愛鄉、信義鄉,南有高雄市桃源區、那瑪夏區,以及花東地區的萬榮鄉、卓溪鄉、海端鄉、延平鄉。人口數6萬356人,為父系氏族組織。小米是傳統主食,射耳祭是歲時祭儀。
  5. 太魯閣族  居住範圍分布在花蓮縣和平溪,紅葉及太平溪的山麓地帶,即現花蓮縣秀林鄉、萬榮鄉及卓溪鄉等地。人口數3萬3,001人,為父系的結構社會。歲時祭儀為感恩祭。
  6. 卑南族  居住範圍分布北起卑南溪流域,南至知本溪間近山之臺東平原一帶。人口數1萬4,796人,為從母居的社會。歲時祭儀為年祭。
  7. 魯凱族  居住範圍分布於中央山脈南段兩側(阿里山以南,大武山以北)之山地。人口數1萬3,607人,尚有貴族與平民之分的階層制度,由長男繼承,主要歲時祭儀為小米祭,盛產石板。
  8. 賽德克族  居住範圍分布於南投縣仁愛鄉,部分在花蓮縣秀林鄉、萬榮鄉與卓溪鄉等地。人口數1萬716人,日治時代霧社事件被誅致人口較少。歲時祭儀為收穫節。
  9. 賽夏族  居住範圍分布於新竹縣與苗栗縣交界的山區,即今新竹縣五峰鄉、苗栗縣南庄鄉及獅潭鄉。人口數6,813人,為父系社會。歲時祭儀為巴斯達隘(矮靈祭)。
  10. 鄒族  居住範圍分布於嘉義縣阿里山鄉及南投縣信義鄉。人口數6,704人。歲時祭儀為戰祭及小米祭。
  11. 雅美族  居住範圍分布於臺東縣外海的蘭嶼。人口數4,792人。有豐富的神話傳說與歲時祭儀,並具有明顯的海洋特質、海洋文化。歲時祭儀為收穫祭,主要的祭儀為招魚季。
  12. 噶瑪蘭族  居住範圍分布於蘭陽平原,除部分移入花蓮平原西北部一帶,多數移往花東縱谷及海岸線一帶。人口數1,531人,是母系社會。歲時祭儀為豐年祭。
  13. 撒奇萊雅族  居住範圍分布於花蓮市區。人口數1,027人。歲時祭儀為火神祭。
  14. 邵族  居住範圍分布於南投縣日月潭一帶,大部分聚居於伊達邵(舊稱德化社、化蕃社),少數定居在水里鄉。人口數829人,屬父系氏族社會。歲時祭儀為祖靈祭。
  15. 拉阿魯哇族  居住範圍分布於高雄市桃源區、那瑪夏區。人口數429人。歲時祭儀為聖貝祭。
  16. 卡那卡那富族  居住範圍分布於高雄市那瑪夏區。人口數381人,以父系為主。歲時祭儀為米貢祭。

 

三、原住民行政區及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

        臺灣目前「客原複合行政區」計有16個,概述如下:

(一)西部地區:苗栗縣泰安鄉及臺中市和平鄉(客家山原複合行政區)及新竹縣關西鎮、  苗栗縣南庄鄉、獅潭鄉(客家平原複合行政區)等5個地區。相鄰原住民有泰雅族及賽夏族。

(二)東部地區:花蓮縣的花蓮市、吉安鄉、壽豐鄉、光復鄉、鳳林鎮、瑞穗鄉、玉里鎮、富里鄉、臺東縣池上鄉、關山鎮、鹿野鄉等11個(皆為客家平原複合行政區)。相鄰原住民族以阿美族及布農族為主。

 

四、原客族群特質

(一)精神:達觀樂天、捍衛領域、保護族人、不畏強權、寧死不屈;刻苦耐勞、剛強弘毅、勤勉、團結奮鬥、熱情好客、重視教育、女性具勤儉美德。

(二)教育觀念:自然豁達放任、義務教育為主;重視教育、鼓勵升學。

(三)文化特色:特殊部落制度與祭典;飲食鹹香肥、服飾及建築特色。

(四)宗教信仰:信祖靈、基督及天主教;道教為主,拜觀音、三山國王、恩主公、義民爺、來臺祖。

(五)工藝創作:音樂、織布、陶壺、琉璃、雕刻;紙傘、扇子、斗笠。

 

五、原客故事分享

(一)生活文化差異:婚喪喜慶活動、殺豬致歉言和。

(二)族群融合菁英:關山鎮戴鎮長、造橋力馬王子。

(三)聚落精神領袖:頭目及牧師、宗長及里長。

(四)企業責任典範:關山梓園米廠。

 

六、結語

    臺灣因受社會變遷之故,都市與工業化發展迅速,各族群人口遷徙頻繁,原有聚落文化保存不易,造成後代原生文化遺落及認同,這些問題將是影響族群發展強弱的重要關鍵。客家族群自祖先渡海遷徙來臺,先天所獲資源較差,進而與原住民有特殊淵源,這些文化的差異與優劣,除政府之力量介入外,值得四方客家能人集思,齊力找出具特色並永續發展的方向,讓傳統文化免於滅失,並能持續發揚與恢宏。

 

參考資料:

1.楊聰榮,2004,《從族群關係史看臺灣客家分類範疇與獨特性》,臺北,臺灣歷史學會。

2.客家委員會、原住民族委員會,2021,全球資訊網公開資訊。

**版權所有 非經同意 請勿刊登*

 

 

 

 

 

 

 

 

 

 

[1] 資料來源:內政部

arrow
arrow

    hakka2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