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雜誌203期社論  


論客家語言能力認證考試


    行政院客委會主辦的客家語言能力認證考試進入第三年,本刊認為這是一項很好的政策,但仍有需改進之處,特專文申論,謹供各方參考。客語由中央政府辦理認證考試,宣示國家重視客語,鼓勵使用客語,客語不再被政府禁止,不再是大庭廣眾不能講的語言,對於提昇客語的位階,提昇客家人的自信有極大意義。
自客語認證考試開辦以來,報考者認真學習客語,考試後以取得這種語言的能力證明感到光榮,這是鼓勵學習客語極有效的方法。
    另一方面,為了提供應考資料,行政院客委會邀集了一群語言學者、客語研究者及客家庄耆宿,經年聚議,條列客語常用的詞彙及例句,編印成冊及錄製光碟。這是有史以來對客語最大規模的整理工作,尤其是對較為弱勢的詔安腔和饒平腔客語更是提供了稀世珍寶的資料,非但初學者有書本可讀,就是研究學者也是初次能將五種腔調客語的資料並列案前,相互比較,解開不少陳年疑惑;對於客語的研究發展具有極大的貢獻。坊間對於客語認證考試普遍贊許,可喜的是開辦三年來,報名考試的人數逐年增加,顯示具有客語能力的人數在增加當中,這正是客語推廣者期盼多年的夢想;但是,這個政策的施行仍有可加強及改進之處,以下建言謹供各方參考。

    第一是客語認證考試的配套措施。多數人有一個疑問,取得客語認證以後有什麼好處?頭路會更好找嗎?會加薪水嗎?行政院客委會自然有義務制定一些配套措施,以產生誘因,但民主國家的政府本不應該給任何一種語言任何特別的權利或特別的限制。因此,客語認證僅能做客語能力證明,而不能做就業分發的證明,但客家社團可以發揮力量,可訴求公民營機構,要求他們在客家庄的服務人員必須具有客語能力認證資格,至少要逐年增加比率,否則客家鄉親無法消費。如此,客語認證考試與就業機會就能產生正面關聯。

    第二是宣傳不夠。我們借鏡他國的例子,紐西蘭復甦毛利族語使得該國受到國際尊敬。復甦一種語言不是最困難的事情,困難的是紐西蘭國大力宣傳這個做為,讓全球的人瞭解他們做了這件事,無數的觀光客到了紐西蘭,欣賞他們復甦毛利族語言、文化的過程和成果,並給予掌聲,對文化的尊重和珍惜是現代人類很崇高的價值,掌聲使得紐西蘭人越做越快樂。台灣正努力復甦客語,這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客語認證考試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值得大力宣揚。

    第三是應考資料的客語充斥北京語和日本語。客語認證考試的資料包括詞彙及題庫的書本及光碟,其中資料有做為認證考試標準答案的意涵,但我們卻發現其中充斥北京語和日本語。這些內容用來做客語的標準答案,十分讓人擔心。過去有些人認為某些詞彙客家人尚未普遍習慣用客語講,就不應該用客語而應該用「外來語」,但不知「普遍習慣使用」的時間定於何時?而這也誤解了外來語的定義,外來語至少是經過音譯的詞彙,而非直接使用外國語。有些人認為音譯過的外來語與原音差別太大,這應從翻譯名詞用字追究。例如「加拿大」和「日本」的客語發音就比北京語或閩南語離原音較近;再如Marathon翻譯成「馬拉松」,客語發音就與原音差別較大,但翻譯成「馬拉鬆」,則北京語、閩南語和客語的發音就沒有誰離原音較遠的問題,「洛杉磯」與「洛山磯」,「義大利」與「意大利」亦同此例。總之,新詞彙或翻譯詞彙的產生有其規則可循,不能沒有能力唸客語的時候就放棄客語,我們指望客語學者能讓這套難得的客語認證詞彙與題庫更為專業。

    第四是擴大參與,充實內容。涵蓋五種腔調的客語認證詞彙與題庫,這套資料非常珍貴,今年發行第三年,我們希望它僅是一個起步,未來能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實用;一個詞彙,學者怎麼說,大眾怎麼講?民眾通常不會主動表示意見,但我們不能以沒有人有意見就通過,行政院客委會或客家團體應主動提供民眾討論的機會,廣開討論空間;而且語失求諸野,許多精彩詞彙尚在鄉野泥土堆,我們應努力挖掘。有些人認為客語這麼多種,這麼複雜,應該有一套標準,大家應放棄成見,由公權力定一套標準,大家遵循。相信這不是行政院客委會的本意,開放多元意見,回歸語言約定俗成的本性,雖然耗時較久,但是討論過程中就能發揮擴大參與,促進客語大家談的效果。

    客語認證考試讓社會大眾學習客語,認識客家文化,又編輯五種腔調的詞彙與題庫,錄製光碟,兼具保存與推廣的功能,行政院客委會以及語言老師們在史無前例,經費又不足的情況下,戮力推動,其中的辛勞,我們深表嘉勉。我們希望行政院與考試院能給這項政策更多的資源與協助,社會大眾能積極參與,讓台灣復甦一種弱勢語言的成果成為一種典範,讓我們尊重文化資產的做為得到世人瞭解與推崇。
客家雜誌204期社論


語言教育與語言政策

 

    當今台灣社會正快速脫離有形無形的專制威權,大步踏入民主文明國家之林,就國民所使用的語言而言,已完全開放,教育部在前些時宣示,各級學校內語言的使用解除任何限制。在政策面,政府正在訂定「國家語言發展法」,這之前,在執行面上,小學的母語教育及專用廣播媒體、交通場站等都已有些改善。這一層面雖然論述者眾,值此之際,吾人仍要就我國的全面性「語言政策及語言教育」,提出一個更剴切、更全面、更觀念性的看法,供我國國家語言政策制訂者、執行者以及全體國民的參考。

    先從學校內的語言教育談起,至今為止,語言一直以單一種語言做教學,小學就只有「國語」(華語),而各母語都是選讀的「鄉土語言」,也只一個小時而已,國中及高中則只有兩門分開的「國文」(華語)與「英語」兩門語文課,而且份量都非常重,這種獨尊「華語」與「英文」的結果,不只讓學子們對父祖的語言陌生,對語言學本身及其應用的認識也十分不足,這是我國的學校語言教育的貧乏與偏頗所造成的惡果。語言學習應包含拼音、音韻、文字、構詞構句等,以我國現階段通行語言(華、客、閩、原)作為應用例。例如,全國學校應以「語文」一課涵蓋過去的「國語」「英語」、「鄉土語言」、「國文」、「英文」等,並以語言學觀與文字學原理,從小一到高三,一以貫之做漸近的教學活動,正如社會學觀的「社會」、自然學觀的「自然」、歷史學觀的「歷史」、地理學觀的「地理」等課程一樣。如此,學子們方能真正廣泛認識「語言與文字」之美,進而靈活運用語言與文字,易言之,所有學子經「語文」課的學習,最少小學畢業能一樣認識三種語言(客、閩、華),高中畢業後能了解四種語言(客、閩、華、英),以「語言同心圓」理論,從社區及家族語言出發,擴及其他語言,而這幾種語言是平等對待的,如此,我們的子弟對語言的認知將更為寬廣,對在地社區的認同將更為深化,不會像現在一樣,對語言的認識如此窄限,對語言的學習又如此事倍功半,更糟的是,校園內外像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另一方面言之,「語言與文字」絕非只是溝通的工具,語言與文字的文化價值絕對超越實用,其生命與生活的無形效益也高於有形經濟效益,它包含極其豐富的歷史、倫理、情感、社區、生活文化的精神內涵。自尊自信的民族沒有不崇敬自己的祖先,不愛說、聽自己的母語的,文明進步的國家也沒有不盡情發揮境內的各種語言的,各語族相互尊重與學習,甚至政策上做完善的保護。吾人也不認為一個國家要有一個單一的共同語言,更不認為「華語」是當然共同語言,台灣原是多語言多文化的國家,況且華語在台灣僅只50幾年而已,客、閩、原則有400年以上的歷史,那一種語言包含有豐富的台灣人文與情感,其理至明,而這就是我們的特色,也是我們的優勢,理應制定多語言多文化的政策來發揮這種優勢。基此,我們當然不滿意現階段各個場合對語言平權使用的便宜行事。就語言的使用而言,無論學校、機關、媒體及交通場站等,任何公共領域都須平等對待台灣原有的各種語言,而如何比例分配可在語言實施法內明定,這種語言的平等使用不只是讓誰聽得懂的問題而已,更重要的是國民精神人文的從屬感與幸福感,不只呈現國家各階層對文化人權的尊重,更是這個國家精神文明進步的重要象徵,其意義之重大,自不是甚麼「語言方便溝通就好」、「鎖國」、「阻礙國際化」這等簡約、膚淺的看法所可言喻。


    吾人當然深盼儘速實施文明又具文化人權的「國家語言發展法」,並在實施初期,以文化轉型正義的思考,對曾經遭受嚴重歧視及壓迫的語言之二─客家語及原民語作積極補償性的復育工作,庶幾能儘速追上華語與閩語,方能在平權使用各語言時,立足平等。不久將來,在國家立法的基礎上,真正的「語言教育」讓台灣子弟真正學到「語言學」並熟悉台灣多元語言,以此基礎,更易於學習英、日、法、德等語言;「多元語言政策」讓國內各語族享有一樣尊榮的母(祖)語地位,更延伸出一樣尊榮的多元傳統文化,國民對自身土地的認同與自信,以及對生活的幸福感可大大提升,台灣將是一個具有豐足精神生活的美麗國度,西太平洋中明亮多采而具高度文化的島嶼國度。


客家雜誌205期社論

論臺灣客家應強調多元族群共治

 

    臺灣客家族群與整個臺灣發展實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過去,我們推動臺灣客家運動之首要目的,就是要搶救臺灣客家母語,因而我們認為臺灣的憲法中應增列「母語條款」;臺灣自2000年民主進步黨開始執政後,在中央部會中增設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此為臺灣政治史上的一大創舉,令人欣慰。但是,我們臺灣客家族群今後還是應多加強「臺灣認同」與「客家認同」。
2006年夏,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李主任委員永得特別邀集各界客家菁英共謀臺灣客家發展之道,令客家界為之振奮。吾人認為臺灣客家發展之首要關鍵,在於臺灣的憲法中應強調「多元族群共治」,今後臺灣確實需要一部能保障多元族群共同發展的憲法,始能五大族群共存共榮,共同發展。因此,我們臺灣客家族群對於當今臺灣的憲改,實應提出一個強調「多元族群共治」的憲法主張。

    目前臺灣是一個尊重多元文化發展的國家,整個臺灣的發展趨勢,是朝向「既是民主國、法治國,也是文化國」發展。其中,臺灣原住民的發展,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的協助下,已有相當不錯的規劃,且已提出臺灣原住民觀點的憲改主張:即在憲法中應列有「原住民專章」。類似的作法,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也已積極主動地在進行規劃與草擬臺灣客家觀點的憲改主張:即提出在憲法中應列有「多元族群共治專章」。此實為現階段臺灣客家發展之首要關鍵,故目前我們客家族群最急迫要做的事,就是要提出此一屬於憲法層次的「多元族群共治專章」。

   時至21世紀初之今日,歷經漫長歲月之演變,臺灣已發展成由五大族群所構成之共同體。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是人民權利的保障書。戰後臺灣的政治發展,已由威權政治轉型為民主政治。現今臺灣要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民主法治國家,確實需要一部合時、合身、合用的憲法,且是能保障多元族群共同發展的憲法。
民主政治是政黨政治,也是民意政治、責任政治,現階段臺灣已發展成五大族群共同組成的國家。五大族群如何團結起來,共治共生,共存共榮,族群和諧,共同發展,因而「多元族群共治原則」乃成為當今臺灣憲改成敗與否之重要關鍵點,族群政治變成一個不得不重視與必須考量的重點。關於此一方面,臺灣客家族群是臺灣五大族群中的第二大族群,實扮演著舉足輕重、不可忽視的關鍵性角色,可多發揮協商調和的功能,在今後臺灣推動憲改的過程中,可多盡一份心力,多作出貢獻。


    我們臺灣客家族群對於當今臺灣憲改的共同主張,應該提出「多元族群共治專章」,其主要內容宜有下列幾個重點:

  1.贊同臺灣原住民族所提出的憲改主張;

  2. 未來的臺灣新憲法中應增設「母語條款」;

  3. 未來的臺灣新憲法中應強調「多元族群共治原則」;

  4. 未來的臺灣新憲法中的國會制度應改採兩院制;

  5. 中央政府重要官員之任用應參考各族群人口數,採比例原則;

  6. 未來的臺灣憲法中應增列「客家文化自治區」。


    近年來,有關「轉型正義」之議題,受到各界關心、重視,而熱烈討論,目前臺灣在憲法層面的轉型正義之落實,事實上,還做得不夠徹底,仍未重視到有關族群語言文化權之基本人權,因而使得臺灣客家族群,深受其害且備感艱困,故我們臺灣客家人必須在未來的臺灣新憲法中,提出「多元族群共治專章」。

    綜而言之,我們臺灣客家族群對於今後整個臺灣的客家發展之思考與規劃,應有一總體性、系統性的相關配套,且分成三個層次(憲法層次、法律層次及客家政策層次)來思考與規劃。其中,在憲法層次方面,最為關鍵且具急迫性的,是目前我們最應抓緊時間、抓住時機,妥善地草擬出一份能保障臺灣客家族群永續發展,也能兼顧與其他族群共同發展的憲改主張。這代表著整體臺灣客家族群的觀點,也標誌著臺灣客家族群對臺灣整體發展的關懷與積極參與。


客家雜誌206期社論


全球化浪潮下的台灣客家文化發展

 

    隨著電腦資訊的發展,全球化的風潮更興盛與普遍,在思考全球化的同時,必須兼顧各族群的經濟利益與文化特色,客家人意識的覺醒,發現客家話有滅絕的危機,客家文化式微的原因便是客家文化跟不上世界潮流,全球化不足,至於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如何結合知識與技術,使客家文化在全球化中向前邁進,這是客家文化有識之士所要面對的問題。

    全球化的核心重點是競爭力,是具備繼續存活發展的能力,無論是國家、企業、團體或個人,都必須具備競爭能力,否則便會被淘汰。全球化的概念是存有爭議性的,其中最重要的當屬「一致性」與「差異性」的問題。(一)一致性:全球化會促成整個地球的「一致性」,把全球凝聚成為單一的社會文化體。如可口可樂與麥當勞現象,遍佈世界各地。(二)差異性:全球化是多元文化呈現,如新加坡、加拿大、瑞士等國的多元文化政策。

   全球化與本土化的互動,產生了「全球本土化」與「本土全球化」的概念。「全球本土化」以麥當勞為例,麥當勞在各國採本土化策略,如米堡、沾醬、麵包等,皆用台灣製造,使它適合本地人食用。「本土全球化」的例子也很多,如慈濟功德會、佛光山等本土組織,在海外設立分支機構,用電視、廣播、電腦、教育等知識與技術,在世界各地推動慈善事業。
全球化與客家文化的互動中,同樣也產生「全球客家化」與「客家全球化」的概念。以「全球客家化」來說,如基督教遍佈全球,在臺灣客家庄傳傳教,便必須以客家文化的角度切入,傳教士首先必須學會客家話,以便與客家居民溝通,以客家話創作基督教聖歌,或把客家民謠改編成基督教聖歌,作禮拜或辦活動時,以客家美食招待來賓。他們在新竹縣竹東鎮成立客家神學院培養客家庄傳教人才,每年辦客家敬祖大會,充分融入臺灣客家文化的生活圈,這是「全球客家化」的一個範例。


   「客家全球化」在1970年代便開始,規模最大的活動為世界客屬總會所辦的「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從1971年至2006年持續舉辦30多年,至今21次不間斷。1997年成立的「世界臺灣客家聯合會」,以臺灣為主體性,加強聯結世界各地的客家人,積極挽救客家文化危機。世界客屬總會雖然舉辦多次的「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其活動內容在於與世界各地客家人之聯誼與交流,僅止於敘鄉情凝聚僑心。在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立前,客家話與客家文化的危機並未受到政府應有的重視,客家話在大眾傳播媒體及教育體系中比例不足,客家民謠與客家美食並未因而傳揚至世界各地,因精緻度不足,客家文化並未全球化,甚至跟不上世界潮流,而日漸萎縮。

吾人認為「客家的全球化」,必須要有競爭力才能生存,以下理念堪為思考之方針:


   (一)客家教育體系的全球化:教育是將高水平的知識傳播給受教者,任何文化透過教育體系傳播才能精緻化,而成為大眾認同的文化。客家文化唯有透過教育體系,才能精緻化,為大眾所接受。

   (二)客家文化必須透過高科技的傳播:透過電視、電腦、廣播等高科技電子媒體來傳播客家文化,將能更快速,適應現代社會與全球連結。

   (三)保存客家文化特色並創新:台灣保存客家文化特色並創新,便有國際市場, 國外觀光客會願意來台灣欣賞客家文化特色,如客家美食、採茶戲、客家建築、客家歌謠、桐花祭等,吸引全球目光便是全球化。

   (四)客家人必須有集體的經濟力量:傳揚客家文化,必須有經濟力量作後盾, 如出版書籍、舉辦活動、廣播、電視等,都需要資金,因此客家企業體的結合有其必要性。

   (五)客家人必須有政治力作後盾: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立後,有政治力量支撐,便有經費人力支援,客家文化的出版、活動、電視、廣播、產業等都較容易達成。

    綜觀以上,傳統的客家文化,因脫離知識與技術,無「升學與就業」的誘因,跟不上全球化的進步腳步,因而漸漸沒落,產生客家話與客家文化的危機。客家文化的全球化必須結合知識與技術,在大學中訓練客家研究人才,以大眾媒體、電腦資訊、高科技產物等先進技術,來發揚與傳播客家文化,讓客家文化有「升學與就業」的誘因,這樣客家文化才能跟上世界潮流,真正邁向全球化。


客家雜誌207期社論


三個現代化 振興客家文化

 

    1988年12月28日,由客家雜誌社發起的「還我母語大遊行」震驚社會,為客家文化運動寫下歷史先頁,政府開始注意到客家文化(包含:客家話,下同)流失的危機。回顧「還我母語大遊行」迄今已19年,在這不算短的時間內,政府推出客語教學、成立客委會、成立客家電視、成立客家研究所、舉辦客語認證等客家政策,成效甚佳,贏得鄉親普遍支持,但因客家文化在年輕一代斷層十分嚴重,加上強勢的英語、河洛語、華語、西洋流行文化等,時時圍繞在年輕人週遭,產生實質影響,甚至因為升學(英語、華語為必考科目)、就業(華語、河洛語已成為公、私職場交談的二大語言)、娛樂(西洋流行文化已成為年輕人主要的娛樂)等因素,使得年輕人不願把學習客家文化列在首位,連帶使得客家文化在年輕人層級傳承不易。欲解決此困境,有必要推動「客家文化公益化」、「客家文化創意化」、「客家文化產業化」等三個現代化,以吸引年輕人參與和認同,加速搶救客家文化。

    首先,在「客家文化公益化」方面:年輕人喜歡參與公益活動,也只有公益活動會比單一族群的活動更能吸引眾人參與並引起媒體關注報導。因此,未來舉辦的客家活動,可以結合公共利益。諸如:1.鼓勵年輕人成立「客家愛心歌舞劇團」,利用假日到育幼院、醫院、老人安養院表演具有教育、勵志、健康快樂等意涵的客家歌舞,與民同歡並展現客家行善積德的好形象。2.鼓勵運動專家和客語作詞作曲家合作,運用雄壯輕快客家歌,編寫「客家健身操」、「客家健身歌舞」,協助行政院加速實現「運動人口倍增計畫」。3.鼓勵客語作詞作曲家,創作有助於觀光、環保、治安、保障人權、兩性平等一類和公共利益有關的好聽客家山歌和流行歌。

   其次,在「客家文化創意化」層面:年輕人喜歡求新求變而拒絕「墨守成規」。當活動融入創意後,即使會讓年輕人受苦受氣,也有大批人搶著參加,「飢餓三十活動」、「暑期戰鬥訓練營」就是實例。反之,年年相似的活動,即使有餐點、有冷氣、免受苦、待之如上賓,再加上強力宣傳與動員,也很難吸引眾多年輕人參與。著名的宜蘭童玩節就是因為活動年年雷同而使遊客人數下降。因此,未來的客家活動除了具有傳統原味外,可以朝融入創意面向努力,諸如:1.客家活動於規劃、設計階段,可邀請30歲以下年輕人參與提供有創意概念之構想,並提供時段,讓年輕人展演創新客家文化藝術才華。2.公開徵選有創意、創新價值的客家活動提案,交給受補助社團承辦或公開招標委外辦理。3.鼓勵大學研究生撰寫以「客家文化如入創意」為主軸之博碩士論文或研討會論文,並於論文發表後,衡量實施的可行性。

   最後,在「客家文化產業化」面向:多數年輕人並不在乎客家文化是否獲得傳承,但在乎未來的就業、創業機會。因此,客家文化不能停留在思古懷舊、長輩娛樂欣賞層級,必須將文化產業化,提供年輕人就業、創業的機會,客家文化也才能因為產業化的結果,而廣為流通,自然傳承。至於達到此目的的方法亦十分多元,諸如:1.鼓勵大學研究生撰寫以「發展客家文化產業」為主軸之博碩士論文、研討會論文,並依可行性予以實施。2.鼓勵公務員國民旅遊卡專賣店,附帶販售客家音樂CD、手工藝品、美食、文化書籍、美術作品、戲劇影帶,以扶植客家文化產業。3.辦理客家活動所需商品、獎品、飲食…等,優先採購與客家文化產業有關者。4.扶植客語翻譯服務業、教學服務業、配音服務業、廣電職業等和客語有關之產業或職業。


   「客家文化公益化」、「客家文化創意化」、「客家文化產業化」是吸引年輕人學習客家文化、參與客家活動,並增加客家認同以達到振興客家文化的重要方法。利用公益化,可讓客家文化增進2300萬人公共利益;運用創意化,可讓客家文化廣受眾人喜愛;憑藉產業化可創造就業和創業機會,成為學習客家文化的誘因。今天,當客家界面對「每年花那麼多錢,有多少年輕人參加?」、「為何用大家納稅的錢,來辦單一族群事務?為何要補貼客家社團?」、「客家有特權嗎?為何只有客委會,沒有河洛委員會?」等質疑時,吾們應該好好思考客家文化三個現代化的意涵,並加以實現,則客家文化所帶來的正面價值可以破除質疑,文化亦可永續傳承。


客家雜誌208期社論

客語文競賽的深化與推展

 

    每年九月,新學年度剛開學,各級校園內無不如火如荼地準備全國語文競賽,而全國語文競賽的參賽者,都是經由各鄉(鎮市)初賽、縣(市)複賽脫穎而出,再晉入全國總決賽。因此,全國語文競賽是語文界的年度盛會,如同體育界的全國運動會。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自2003年開始推行客語生活學校,並自2005年起辦理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共有:客語口說藝術、客語、戲劇、客語歌唱等三類,分為幼稚園及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及國中等三組,每年先進行北、中、南、東分區初賽,再進行全國總決賽。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自2006年起,亦開始舉辦客語演說及辯論比賽,以「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為出發點,第一名獎金高達十萬元,目的是希望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來參與。
此外,許多民間社團亦舉辦相關比賽,期能為客語復興盡點心力,但在花費龐大人力、物力舉行一連串的競賽活動之後,究竟為客語傳承注入了多少活水源泉?還有哪些地方可再進步,值得吾人共同來檢視與省思!

 一、增加競賽項目
     2007年全國語文競賽,共分為演說(國語、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朗讀(國語、閩南語、客家語)、作文、寫字、字音字形等五個項目。事實上,整個競賽內容還是以華語為主,閩、客、原語為輔。然而,每一種語言不僅有語言之美,亦有其文學之美,能說唱亦能書寫。因此,全國語文競賽應在競賽章程中力求平等與多元,繼續增加閩、客、原語在口說藝術、寫作、詩詞吟唱、字音字形(漢字與注音)等方面的項目。

 二、檢討競賽分組
     全國語文競賽共分為:國小學生組、國中學生組、高中學生組、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小學教師組、中學教師組及社會組。目前,觀察各地區之初賽、複賽參與情形,可以發現:華語參與者多於閩、客、原語,以客語競賽部分來說,國小學生參與度勝於國、高中學生組,而學生參與競賽又勝過教師參與競賽。另為擴及參與層面,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亦應納入所有大專院校,以期使客語更加普及。另許多競賽以鼓勵後生人為出發點,立意良好,但建議社會組項目亦不應偏廢,因為,客語的流失不是從細人仔開始,而是在大人之間不再使用客語溝通表達開始。因此,社會組競賽具有標竿作用,可讓年輕一代有觀摩學習的目標與方向,亦提供成年人更多的表演舞台與可發揮的空間,而願意重新拾起客語。

 三、擴大參與人數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所主辦的全國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雖然只有參與客語生活學校計劃的學校參與,但因每項比賽皆屬團體賽性質(口說藝術可報五人、歌唱、戲劇可報十五人),因此,參與的學生總數非常多,連帶參與的老師、家長也增多,如此,則較能達到普及化、生活化、活潑化的目標。

    另外,為了獲得好名次,許多學校皆只針對少數優秀學生,進行長時間的培訓,而忽略了全面性的推廣,連續兩年、三年由同一學生代表學校參賽的情形亦不罕見,如此菁英式的教育,客語傳承的成果僅由少數學生當樣板,與當初設定之期望值落差太大,乃是治標不治本。根據觀察,國小學生與其指導老師對於語文競賽投入程度,勝過國、高中學生。或許是因為升學壓力,也或許是因為國、高中教師鄉土語言能力較為不足,然而,這也是推動鄉土語言的一大隱憂。有些選手,是從國小一路參賽到高中。因此,設計能夠讓更多人(包括親子、同儕團隊)共同參與的活動競賽,當遠勝個人菁英式的競賽,也更能達到推廣客語的目標。畢竟傳承客語不是少數指導老師與參賽同學的責任。

 四、提升裁判素質
     考試領導教學,評審亦主宰比賽方向,影響不可謂不大,但要擔任客語競賽的裁判確實不易,因為臺灣客語的次方言不少,較常見的有四縣、海陸、大埔、饒平、詔安等腔調,要能通曉其中兩三種,已屬不易。由於語言政策長久失當,使得今日兼具實務參與面(曾參加或指導相關比賽)或學術理論面(主修語言或研究客語文)之評審人才十分缺乏。若評審本身專業素養不足,就有可能造成劣幣逐良幣的後果。擔任評審所需要的絕不是其人在職場上的名位(董事長、校長、教授…),或具有客語能力,擁有客家血緣而已,而是平日在實務參與和學術理論上均有所涉獵,且卓有成績。如此,方能為比賽的公正性背書,同時使客語文競賽的水準逐漸提升。

    綜觀多年來,在政府與民間團體的共同努力之下,客語競賽如雨後春筍般地於各地舉行,目前,已收到初步的成效,展望未來,吾人可從先前的活動中吸取經驗,以為後事之師。客語文寫作者的參與層面仍可繼續拓展,鼓勵更多人一起使用客語文寫作,持續耕耘數年後,必能有更多元豐富的客語文章。客語的使用者,亦將隨著政府政策的開放與民間舞台的日益增加而加快成長,客語的傳承,也將可以達成普及化、生活化的目標。


客家雜誌209期社論

 


走過20年,回顧與展望 

 

    常言道:「創業維艱,守成不易」,回想1987年10月25日「客家風雲」創刊,雖歷盡無數艱辛才面世,但甫出刊便引發風潮,掀起台灣客家文化運動的高潮,惟在客家運動風起雲湧之際,雜誌之經營亦是幾番風雨,不論是社會之回應,或社內的人事更迭,皆大起大落,且數度瀕臨停刊險境,1990年元旦改組為「客家雜誌」,風格轉趨內斂,以探討、傳揚客家傳統、現代文化為主,不知覺間已歷20寒暑。這一段過程充分顯示客家人堅忍不拔的毅力,最重要的是,本刊始終秉持「廣結善緣,樂觀奮鬥」之理念,有以致之。

    翻開創刊號,其封面係客家硬頸子弟李永得之照片,其重要目錄則為「硬頸子弟.歷史新頁-李永得口述大陸行」、「客家人在台灣的政治角色及定位」、「客家話會消失?」「國民黨、民進黨重視客家人嗎?」「變局中客家人的出路」;在八十頁的月刊中,極為珍貴地披露時為日本立教大學東洋史教授兼系主任,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農經博士戴國煇於一九八七年八月廿九日下午二時在台北市中興大學城區部資訊大樓三樓就「客家系台灣人的認同問題-出生就要有尊嚴」的演講內容,其中有一段講詞,令人動容:「出生的尊嚴-沒有人能夠選擇自己的父母親,任何人皆為父母愛情之結晶,身為客家人即是客家人,無法使自己隨心所欲地成為外省人或其他種人。這種尊重自己是客家人出身的事實,是我的出發點,即使父母親是乞丐,我還是客家人,否則,不能尊重自己是客家人,還談何其它事情?」「在美國的猶太人成功地保持自我的認同與尊嚴,而猶太人也深深影響著世界的進步,包括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和文學家。我們客家人不必強調自己如何優秀,而是要努力地求取優秀的表現,以讓別人刮目相看。」「主張客家人的身分並非要去跟其他族群的人吵架爭鬥,」「在目前這個時刻,最重要的是建立起自己的尊嚴,建立健康的認同,要立足台灣,保持客家人的語言和其他優點,再放眼到全世界」。戴教授之真知灼見,一針見血,願與我客家朋友共同勉勵。

    本刊肩負傳承客家語言、文化、民俗、歷史之任務,希望透過刊物之發行,喚起客家人之危機意識,促進客家人的溝通與了解,團結客家人的力量,提昇客家人的政治、社會和文化的地位與功能;歷經二十年之辛勤耕耘,終於有豐富的收穫。創刊翌年,1988年12月28日「還我母語」萬人大遊行所揭示之「開放客語廣播電視節目、實行雙語教育、建立平等語言政策,修改廣電法第廿條對方言之限制條款為保障條款」三大訴求,已次第實現,尤以2001年5月4日立法院三讀通過「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獲得法源地位,得以在行政院設立部會級之「客家委員會」,並於同年6月14日正式掛牌成立、佈達人事命令,依法編列預算、任用職員作為推動「客家事務」之火車頭,繼之在2003年7月1日促成「客家電視」之開播,而實現客家雜誌多年來之願望。現在各院轄市、縣、市政府次第成立客家事務之一級單位。這也是多年以來持續不斷舉辦文化研討會、文化夏令營、客語廣播人才培訓班、元宵花燈展示及有關語言文化之學術活動之具體成果表現,深盼客家各界人士體察此得之不易之願景,善加運作、珍惜。

    展望未來,盼能督促立法院儘速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以提昇客家族群之尊嚴與自信,喚醒客家族群對客家文化、語言傳承之危機意識。蓋因倚恃法律,不如倚恃自己,本身「自重」才會受到別人「尊重」。
走過二十年,謹以「感恩、惜福」的心,感謝所有關心客家語言、文化傳承之鄉親、讀者,感謝「客家風雲」創刊以迄「客家雜誌」先後為客家文化犧牲奉獻之先進。語云:「家和萬事興」,願與所有客家朋友互相期勉。


客家雜誌211期社論

單一選區兩票制對客家的影響

 

    我國首次「單一選區兩票制」的立法委員選舉,將於本月12日選出,不但選出的立委席次將減半,選舉結果藍、綠實力的消長,也將衝擊3月22日的總統大選。隨著選區的重新劃分,客家票源的分散,也對人口弱勢的客家族群不利,客家若不自立自強,未來客家籍立委席次也勢必銳減,進而影響國會為客家發聲的力道。

    台灣的各級民意代表選舉,過去一直採複數選區「單記非讓渡投票制」(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 SNTV)。此制度源自日本,即一個選區可以選出多席名額,在早期國民黨威權統治時期,有利於地方派系的席次分配與組織動員。民進黨成立初期,因基層實力不足,在複數選區亦有助於贏得席次。
第七屆立委選舉改採「單一選區兩票制」後,即每一選區只選出一席立委,一票選候選人,一票選政黨,但政黨的比例代表,必須該政黨至少贏得5%以上的選票,才有分配權。

    一般政治學的基本理論,「單一選區」的小選區制,有助於兩黨政治的形成,因為選民不願意浪費選票給第三個政黨,而立場相近的政黨也可能合併,並在各選區共推出一名候選人。這次立委選舉,國、親兩黨開始協商共推,民進黨與台聯雖有歧見,但是亦有多位退出台聯後,獲得民進黨提名或徵召參選。
至於政黨比例代表的分配,是否有助於小黨的生存,仍值得觀察。這次所謂的小黨,有台灣農民黨、客家黨、紅黨、第三社會黨、公民黨、制憲聯盟、綠黨、大道慈悲濟世黨、無黨籍聯盟、民主自由黨、世界和平黨等多個,並在不少選區推出候選人,但除了少數幾位較具知名度的候選人外,一般知名度均不高,在藍綠兩黨政治繃緊下,當選機會不是很大;至於這些小黨能否獲得5%的選票,爭取到分配政黨比例代表的資格,也同樣不樂觀。

    客家是台灣第二大族群,從1994年的省市長選舉到2008年的總統大選,國內朝野兩大黨都未提名客家人參選,客家人甚至連爭個副總統都不可得,致引起一些客家族群的不滿,客家黨因而形成,而這次客家黨在全台也推出10位候選人,但在全台藍綠繃緊下,客家黨的候選人要脫穎而出,是難上加難;至於能否爭取到5%選票,同樣不易。因為,從最近十餘年的重大選舉來觀察,在藍綠政治氛圍對峙下,族群已非選民的重要選項。例如,2000年的總統大選,退出民進黨獨立參選的客家籍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只獲得0.63%的選票;2006年的高雄市長選舉,客家籍台聯提名的羅志明也只獲得0.86%的選票。
再說,客家族群的投票行為,從近廿年來的重大選舉觀察,也出現「北藍南綠」現象,即中北部、東部的客家人較支持泛藍,高屏六堆地區的客家人較支持泛綠。以2005年的縣市長選舉來說,民進黨提名的台北縣長候選人羅文嘉、苗栗縣長候選人邱炳坤敗選,當時高雄捷運弊案爆發,大環境不利因素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兩人是客家人,卻未獲得客家主力票源的支持亦是關鍵。因為台灣客家族群的投票行為取向,已明顯出現「政黨取向」大於「族群取向」的趨勢。

    因此,客家黨的成立雖用心良苦,但是客家族群的投票行為取向早已政黨超越族群,而客家本身人口就弱勢,若刻意凸顯客家,反而會窄化自己,不利於向其他族群爭取票源。
立委選舉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後,全國席次從225席減到113席,若依客委會的推估,客家族群人口占台灣19.5%來算,應至少有20席,但以目前選情觀察,預料選出的客家籍立委將是個位數,若不包括政黨比例代表,搞不好會比原住民保障的6席(平地、山地原住民各3席)還少,這是個值得客家人深思的問題。
  

   改為單一選區後,原來的大選區遭切割,更不利於客家票源的凝聚,以苗栗縣來說,閩南、客族比是1比2,劃分為兩個選區後,閩客當選席次已被切成1比1;在屏東縣客家人占5分之1,劃分為三選區,客家人要當選也較不易。
去年底在台大舉行的「台灣客家運動20週年」學術研討會上,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邱榮舉就提出警訊,若客家籍立委變成個位數,與族群人口數將不成比例,也會影響為客家族群的發聲管道。未來是透過修憲補救,還是要求各主要政黨於政黨比例代表中給予重視,仍值得探討。


    1月12日立委選舉結果也勢必衝擊3月22日的總統大選,究竟是出現「鐘擺效應」,還是「西瓜偎大邊」,仍值得觀察,但不論是藍、綠那組人馬勝出,站在客家族群權益的觀點,也呼籲朝野兩大黨,未來的新政府應尊重客家是台灣第二大族群的事實,在內閣閣員的任用上,儘量依客家族群的人口比率,多拔擢客家菁英;而朝野兩大黨在競選期間所提出的客家政策白皮書,也希望能確實落實兌現,不要讓客家政策成為選舉期間「騙取」客家選票的口號。


客家雜誌212期社論

 


催生客家語言文化復育區

 

    立委選戰剛落幕,春節即將到來,單一選區兩票制是否該檢討修改?立法院是否休會?等等議題備受矚目,而研議多時的行政區重劃問題也再度浮上檯面。據自由時報96.01.16日A2版報導,兩位總統參選人對於行政區重劃分別提出主張,其中一人主張「3都15縣,減少鄉鎮市」方案,另一人主張「六星計畫,全台劃六區」。綜觀媒體報導二者提出之國土規劃主張,對客家語言和文化之發展各有利弊,蓋「國土規劃」VS「保存客家語言文化」之關係猶如「經濟發展」VS「環境保護」之關係,實際運作時往往達成前一目標,卻衝擊後一目標,眾所矚目之蘇花高開發案即為經濟與環保衝突而陷入困境之實例。


    今以報載之「3都15縣,減少鄉鎮市」規劃案而言,將新竹縣、新竹市合併,維持苗栗縣、桃園縣,對當地客家語言和文化發展有利;但高雄縣、市合併和台中縣、市合併兩案,雖能提高整體的競爭力,但會使得高屏六堆中的右堆(美濃、杉林、六龜),以及台灣中部操稀有大埔腔客語的東勢、新社、石岡、外埔…等客家鄉鎮,為順應外來人口之語言和文化,使當地客家語言和文化的保存增加難度。同理,報載之「六星計畫 全台劃六區」,將桃竹苗整合為一區,對客家語言和文化發展有利,然合併中中彰投、高高屏,雖能提高競爭力,但同樣也會使得六堆客家9鄉鎮,以及中部的東勢、新社、石岡、外埔、南投國姓、中寮…等客語孤島,為順利和外來人口互動交流,造成客家語言和文化的流失。


    國土重劃議題並非今日才顯現,早於李前總統登輝先生於86.02.21接見國大代表時,現場與會人員發言重點之一即為:「縣、市、鄉、鎮的行政區應加以重劃」(詳見:總統府網站86.02.21新聞稿)。呂副總統於92年03月11日與全國鄉鎮縣轄市長聯誼總會座談,邀請與會者以長遠的眼光共同來思考行政區域重劃及鄉鎮市長官派的議題(詳見:總統府網站92.03.11新聞稿)。次日,呂副總統訪視台北縣汐止市政建設時也表示:「台灣欲成為世界島?必須正視行政區重劃的問題」(詳見:總統府網站92.03.12新聞稿)。時至94年08月27日,呂副總統出席「行政區域重劃學術研討會」時表示,基於台灣地形的特殊性,有41%的高山地區,分屬12個縣管轄,事權不統一的情況嚴重…」,遂倡議將現有30個山地鄉合併,成為高山特別行政區(詳見:總統府網站94.08.27新聞稿)。如上所述,可知,國土規劃問題自86年討論到今,長達10年,其中雖涉及諸多地理、水文、產業、人口、政治等複雜問題,十分棘手,卻是攸關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

     長期以來,客家族群莫不期待將客家聚落劃為同一選區、同一行政區,然事與願違,例如:高屏六堆客家地區分屬高、屏二縣,屏東六堆客家又被劃為三個選區(高樹鄉、長治鄉、內埔鄉、竹田鄉、萬巒鄉劃為第一選區;麟洛鄉劃為第二選區;新埤鄉、佳冬鄉劃為第三選區)。此外,台中縣市尚未合併,台中縣教育局無視縣內客語教學之迫切,竟然公告「臺中縣國民小學鄉土語言(閩南語、客家語)初階研習實施計畫」,未滿80人不開班(詳見:台中縣教育網路中心97.01.18網路公告文件編號:c02-43590),倘一旦台中縣市合併,由於人口增加,難保不會規定要滿150人才開班,以台中縣東勢、石岡、新社、外埔客家人口擔任教師的比率、客家人口的隱形,和客家人口外流的情況來看,請問要如合找到80位到150位會說客語的合格現職教師辦理客語研習?所以,客家族群想靠客家資源在政治、經濟、客語教育上謀求生存空間,實屬不易。在這些既存困境短期內難以突破之際,又面臨「行政區重劃以提高國家競爭力問題」!該如何因應?實可設定達成「行政區重劃提高國家競爭力」和「客家語言和文化發展」雙贏目標。

    為達此雙贏目標,客家對朝野都十分重視的國土重劃的議題,與其消極被動地等待法案的安排,不如積極主動參與、聯繫有關機關、民間團體及產經學界,及早討論提出因應對策,待形成多數共識後,再聯合關心客家發展之朝野立委,提案修改都市計畫法、區域計畫法中的「土地使用分區」,或修改文化資產保存法,增列設置「客家語言和文化復育區」之法源和時間表,作為日後辦理國土重劃時,兼顧保存客家語言和文化的配套措施。

    「客家語言和文化復育區」一旦依法源設立,可由鄉鎮市為單位,由單一客家人口達到一定比率的鄉鎮市,或聯合數個鄰近之客家鄉鎮市規劃為「客家語言和文化復育區」,在此區域內任職之公教人員、公職候選人至少應通過客語初級認證。公務機關應設置客語華語翻譯人員,各級學校全面實施客語教學,當地有線電視節目應有一定比率之客語節目,且任何文化活動,皆應有一定比率之客語元素。深信,透過設立「客家語言和文化復育區」,可使國土重劃案對客家語言文化之負面影響降至最低,增加方案的可行性、優質性,實現「行政區重劃,國家提高競爭力」和「客家語言和文化發展」的雙贏目標。


客家雜誌213期社論

 


立法救客語:還我母語運動的新課題

   

    去年是客家風雲運動20年,也是還我母語運動19週年,12/8-9在台大舉辦了一場學術研討會,很多人提出檢討,為什麼運動了20年,客委會成立了,客家電視台也設置了,客家話似乎還是在原地踏步,沒能救活,問題癥結究竟何在?歸納眾多鄉親及第一線教學的客語老師之共同意見,認為:「還我母語運動尚未成功,客家仍須努力」!努力的目標就是立法!透過立法,解決「客語應用端」問題,讓客家話到處必用、可用、能用,眾人愛用!才是解決問題根本之道!


    受到升學主義影響,英語、華語成為學生搶學科目;原住民語因有通過認證升學加分機制,使得原住民學生都願意學習原住民語,當然可使原住民語快速復興;HO-LO語因流通全台,也是求職、經商、從政必備的語言而能永續傳承。反觀目前的客家話既非升學所必備,又非求職、經商所必須,致使許多客家子弟迫於現實環境,優先學英語、華語、HO-LO語,想要讓客家話復興起來,難度甚高,這正是客家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所以國小的客語教學推得十分辛苦;有些家長並不贊成,甚至反對讓孩子學「考試不考」,無益升學的客語,縱使有心人天天高喊「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但成效有限!畢竟,道德勸說是絕對敵不過升學、就業的現實因素!


    新任立委剛上任,若能設法說服立法院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讓包含客語在內的四大母語都成為國家語言,並透過其他相關配套的立法(如:以國家語言發展法為基本法,另立客語發展法、客語應用法),要求公務人員派到客家人口超過40%的地區(如桃竹苗、高屏六堆地區或花東幾個客家大鄉鎮)任職、任教的公教人員,或參與客家事務投標的廠商有一定人數成員,都必須通過客語認證;另立法規定所有公領域,包括政府各級機關、公營事業、學校,及所有攸關人民權益及保障人民生存的機構,如:大眾運輸系統及醫院,都必須提供客語服務;並且仿照瑞士及新加坡,給予公務人員多語服務之「語言津貼」,達到實質鼓勵和提高親切為民服務之效果。例如:一張證照每月加薪500元到1000元,擁有的語言證照越多,則加薪越多。一旦這些事項都成功立法了,客語自然就具有「就業所必備」的實用價值、實質利益,國人(不論是否為客家人)自然願學、樂學客語,就像大家爭著學英語一般,說不定還會有客語補習班出現哩!明智的客籍家長為孩子未來著想,必定會鼓勵孩子及早學、在家學,根本不必等學校來教,或政府施壓,才心不甘情不願地學呢!


    據了解,「立法救客語」已成為客委會未來施政的主要目標。此目標的實現,讓客語有了「後段應用」的實際效益,才能產生「前段學習」意願的誘因,那麼目前國小客語教學所面臨的困境(開課班級日益減少,選修人數連年下降)等「微毛末節」的問題自然徹底解決。這才是搶救客語、振興客語的根本究竟之道。客委會在摸索多年之後,總算抓到問題的重點了。為今之計,就是與關心客家、友善客家的立委溝通,全力促使立法早日通過。

    然因〈國家語言發展法〉及相關法規的立法進度難以控制,在立法程序完成之前,客語教學的枝節問題仍在,客委會不妨設法協調教育部予以關注並謀求解決,以避免立法未完成前,客語卻停止心跳。

   愛護客家的賢達之士應深知,教育部不是立法機構,他們人力有限,忙於推動各項教育政策,根本無暇思考母語政策是否合乎公平正義?是否能營造四大母語全贏?更不可能有多餘人力深入了解當前「二強二弱」的母語現況,對弱勢族群的孩子或語言所可能造成的負面傷害。


  在行政院草擬成立「兩性平等委員會」之際,實應倡議合乎「性別教育」的本國語文教育,協商教育部儘速取消目前國小母語所採行的違反兒童教育心理學、違反人性、又違背兩性平權的「單語選修」方式,而改採「雙必修」或「輪修」方式,讓跨族通婚的父系母系的母語都能同時學習(據調查統計,閩客通婚率佔客籍婚姻近四成),以符合性別平等的國際潮流。

    最後要強調的是,「國家語言發展法及其它相關法案」不是只關乎客家,更是關乎2300萬國人的母語發展前景(閩南語及原住民語也都在討論之列),它不僅是客家議題,也是全台灣的議題。值此總統大選競爭激烈之時,我們應該宣揚「立法救客語」的理念,呼籲鄉親們發揮理性睿智,達成搶救客語的共識,在總統大選上,不問藍綠,共同支持那些願意配合立法大事(國家語言發展法及其它相關法案),讓台灣落實多元文化政策,讓客語能永續發展的候選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kka2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