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期社論
乙未先烈入祀義民廟芻議
隨著台灣去殖民的本土民主化風潮,1980年代中期以來的客家運動開啟了關於以客家為主體的台灣歷史詮釋。其中最顯著而有代表性的,可以說是關於「義民精神的現代詮釋」。客家運動以「保鄉衛民」作為義民精神的寫照,不但超越族群或地域對立的格局,也確立了客家族群在台灣歷史中的自我定位,甚至在民俗層次引發了義民祭典的擴大與復興,這對「台灣客家」認同的發展而言,其意義之重大,不下於奧林匹克祭典之於希臘諸城邦的整合。
「保鄉衛民」的跨族群歷史詮釋,使客家得以藉由傳統的義民信仰,以具有主體性的地位積極介入台灣關於現代共同體認同的建構過程。從「承認的政治」角度來看,這是以傷痕與榮耀的共享確立了互為主體的族群關係,而不是族群分類的上綱上線。當代多元文化主義大師秦力克 ( Will Kymlicka ) 在其八零年代的著述中再三陳述現代族群運動的目的在於參與公民社會而非分離主義,同一時期的台灣客家運動已經用行動實踐證明這一點;這樣的用心,也值得殺一頭牛祭告於上蒼或義民爺吧!
我們認為,這種義民精神的詮釋不但有跨族群的意義,更可以有跨時空的意義。台灣歷史上關於保鄉衛民的重大犧牲不絕如縷,一八九五年台灣民主國的保台奮鬥是其中最壯烈也最為重要的一頁。在戰後移入台灣而以中國經驗為主體的黨國史觀之下,乙未先烈是以「抗日」連結到「祖國」的歷史記憶而取得地位,也因此而編列到各縣市忠烈祠享祀,融入了中華民族主義的象徵體系。但乙未抗日不但遠早於中國的七七抗日歷史,更有著完全不同的歷史脈絡。「乙未抗日」是甲午戰爭割棄台灣以為清國犧牲的產物;因此,乙未年間台灣人民的奮鬥是以反割讓、反出賣的悲忿為始,而以保台為最高目的。從棄兒的惶恐、忿憤到「為台民而保台」的共同奮鬥,這樣的人群自覺意識在台灣史上是前所未見的。雖然台灣民主國領導階層上書清庭表態鳳永清正朔而願遙作屏藩,但徐驤、吳湯興、江紹祖等卻視死如歸、「不願生還中原」,強烈表達了以台灣為唯一死地的土地認同,這是台灣史上石破天驚的一大轉折。因此,乙未精神的全貌,無法單以「抗日」概括,而必須以兼顧反出賣和抗日兩個層面而有以超越之的「保台」來敘事。
因此,我們認為,乙未先烈的保台,對義民爺的信眾而言,自然是另一場可歌可泣的保鄉衛民之役,更當然是義民史觀之下的先烈國殤。推動乙未保台先烈入祀義民廟,是將「保鄉衛民」的義民精神歷史詮釋化為當代行動,這將在台灣社會的精神心理層面創造共享的價值資源,建構一個跨族群人民為主體的歷史共同體。如果從宗教的角度看,這將會是義民信仰的高度昇華。
在台灣宗教人類學的詮釋系統裡,媽祖信仰是台灣本土化的重大象徵,具有National層次的意義。我們認為,乙未先烈如能入祀義民廟,也將使義民信仰向前發展,從地方信仰體系轉型為跨地域、跨族群對話、共享的文化體系。這點也是值得義民廟主事者深思的課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