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客在臺灣

江彥震  

汀州客是指分布在傳統汀州府轄區的客家人,而閩西,則是指福建省西部,從行政上包括三明市龍岩市。但是一般論及閩西,都是從文化和歷史傳統上說的,包括汀州府八縣:長汀連城武平上杭永定(屬龍岩市)、寧化清流明溪(屬三明市)。龍岩市和三明市的其它縣市,從文化和歷史傳統上說分屬閩南閩北

閩西是漢人南遷時客家形成的祖籍地,處於贛閩粵客家地區的東北部,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以客家話為通行的語言。閩西寧化石壁村被稱為客家祖地。閩西地區,最有名的鄉土神祇是宋代高僧定光大師,又被尊稱為定光佛,至今臺灣、南洋,尚有許多閩西客家後裔十分信奉定光古佛。

福建汀州是客家首府,汀江是客家母親河。自唐明皇開元年間置汀州至清末的1000多年間,長汀都是州、郡、路、府治所。開元二十一年(733年),福州長史唐循忠於潮州北,虔州東,福州西,光龍洞等處檢責得諸州避役百姓三千餘戶,又開福、撫二州山峒,奏請設置汀州,於九龍水源長汀置長汀縣。開元二十四年(736年)汀州建置完成,州治在新羅,初轄長汀、新羅、黃蓮三縣。建置時,縣境東接沙縣,西接江西于都,東南接龍岩縣,西北接江西虔化,東北接寧化縣,西南接廣東海陽、程鄉二縣,包括現今長汀、武平、上杭、連城等縣及清流西南部分地區。

唐天寶元年(742年)汀州改名臨汀郡,郡治遷長汀村。大歷十四年(769年),福建節度使李承昭奏請遷州治於汀江上游長汀白石鄉東坊口,大歷二十四年(779年)又遷臥龍山陽,縣治一同隨遷。當時,汀州已成為福建五大州(福州、泉州、漳州、建州、汀州)之一。

天下水皆東,唯汀獨南”,汀江是閩西最大河流,也是連接客家人南遷的兩個轉行站,福建閩西寧化和廣東梅州的唯一河流。客家人入閩後,沿著汀江兩岸定居,汀江流域成為客家人的大本營。汀江孕育了客家人,逐步發展壯大了客家民係。汀江流域,成了海內外客家人心中的“麥加聖地”!

據估計,海內外客家人約有一億二千萬左右,其中在香港有三分之一的華人是客家人;在臺灣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是客家人。在內地,除閩、贛、粵三省外,湖南、廣西、四川等省都有相當數量的客家人。在海外,東南亞各國、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也都有很多客家人。

  從眾多的珍貴史料和族譜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每地每姓都把最早遷抵閩西的先祖尊為南方始祖,把閩西作為客家先民在文化里程中告別中原的終點和成為客家人的起點。

  至於臺灣的汀州客,早於清治時期,即有許多來自汀州府的客家人遷入台北地區,當汀州後裔在臺灣落地生根事業有成後,在新莊、五股、泰山及淡水等地,也紛紛設立許多各具風華的古老廟祠、州府會館與書院,例如新庄街三山國王廟、關帝廟、媽祖廟、西雲巖大士觀、明志書院、鄞山寺等。

臺灣汀州後裔特殊的家庭祭祀也是標示著其客裔的身分,客家原鄉的舊有習俗有「秋祭在重陽舉行」的慣例,因汀州後裔多以粢粑祭拜祖先,故有「客人九月初九做粢粑(粢粑祭)」的諺語。臺灣北海岸汀州客家與鄰近村落,也在九月初九當日保有競放八角或七十二角風箏的舊習慣,這也就是客語所說的:「九月九降風,放紙鷂,上天門。」

此外,從神明祭祀圈中也可窺探台北汀州客家的情形。汀州會館是聚集「台北汀眾」的場所,汀州會館祭拜定光古佛,定光古佛的祭祀圈目前是由江、胡、練、游、徐、蘇六姓為基礎,分設「台北角」、「新莊角」、「板橋角」、「淡水角」等,四角頭二十一股份的會眾組織,這個信仰範圍括概新北市與台北市的「台北汀眾」。

汀州客家庄的產業與其自身的風俗習慣有極密切關係,汀州客家人祭拜祖先時多會使用粄類食品祭祖,大淡水地區的汀州永定縣及武平縣的客家後裔,在重陽節當天會將攪好的整塊粢粑,不加配料或糖粉的作為總忌遠祖的供品,這與臺灣其他客家地區在慶典時分食小塊「粢粑」頗不相同。

台北汀州客的建築方式也與眾不同,他們最特殊的建築特色是「滬尾寮」,這是台北汀州客籍建築樣式衍化,向當地先民學習了一種為閃避風襲,將開口位於「落鵝仔」山牆中間的建築樣式。

臺灣的客語腔調,大家較為熟知的有四縣、海陸、大埔、饒平、詔安,另外還有說著永定腔,來自福建汀州的客家人。在新北市的三芝、石門一帶,就住了一群汀州客家後裔,但大多都已經不會說客語,不過這群鄉親,依然保有著鄉土神信仰、九月九總忌和八角風箏等客家文化傳統。另外,石門地區著名的十八王公廟,其實也跟汀州客家人有關。

風景秀麗的淡水鎮,自古就是台灣八景之一,還曾經是臺灣第一大港,也是西方文明在北臺灣散播的起點。近幾年來,隨著捷運開通,外來人口劇增,高樓大廈改變了古都的風貌。而在這些高樓間,佇立著一座二級古蹟,它就是「鄞山寺」。

創建於1823年的鄞山寺,是臺灣僅有的閩西汀州形式廟宇,供奉汀州客家人的原鄉守護神「定光古佛」。鄞山寺在早年還兼具會館的功能,主要是因為,大台北地區的汀州客家人,為了提供,初來乍到的同鄉子弟一個暫居之所,所以集資興建。

客家人中的汀州客家人,他們到了淡水港之後,可是人生地不熟,所以需要一個,大家可以聚集的,甚至可以暫時住的一個地方,所以他們就想到了,來做一個汀州會館,讓汀州的一個大陸鄉親,可以來這邊有一個暫時落腳處,然後再到大台北的各地去開墾。剛開始的時候從淡水港上岸,有人是在北濱的三芝、石門,有人是在板橋、新莊,也有人是在內湖,甚至到萬華的都會區裡落地生根。他們的後代子孫到現在都還是繼續祭拜著定光古佛的風俗。時至今日,汀州客還維持著定光古佛的原鄉信仰。雖然汀州客並沒有定居在淡水,但鄞山寺對當地卻有著深厚的影響,像一旁的「鄧公路」,或是附近的「鄧公國小」,都與寺內供奉的定光古佛有關。事實上大概都是一些轉音罷了。

汀州客聚集地之一的三芝,一座乍看類似土地公廟的建築,其實它叫做「民主公王宮」。是三芝汀州客,江姓來台祖江由興,在1760年,從福建永定故鄉迎遷來的守護神。早期先民的移墾裡面,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自己的原鄉,帶自己的神明過來。因為我們這邊姓江的客家人,都來自閩西,所以他們就把在他們原鄉裡面所拜的神明,奉祀的神明就是水口民主公王,就把祂帶過來這邊。原鄉守護神的信仰,形成辨別移民來源的標誌,也是移民者離鄉背井,到陌生的新天地拓墾時,祈求平安順利的精神依靠。

民主公王這個公王,祂本身是一個地方的守護神。那確實是有一個人,那個人叫做趙文震。祂是唐朝時候的人,他十六歲當兵,三十六歲因為戰功陣亡,陣亡之後到了明朝的時候,明太祖就把祂封一個公王的名號,叫做「民主公王」。
對三芝汀州客家人來說,這座水口民主公王宮,是主要的信仰中心,即使座落在離客家人聚集之處,有一段距離,亦不減其重要性。祂是團結八連溪以西所有的客家人的信仰中心,因為八連溪以西,在早期來講,客家人的比例很高。

雖然三芝的汀州客家人,還有一成多左右,但汀州客語,在這裡已經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福佬話。在前幾代的時候還會講客家話,不過這樣的客家話,是在家裡面,拜祖先的時候講,可是出外跟附近的福佬人,尤其因為做生意的關係,或者是一些往來的關係,他們就試著要講福佬話,講久了,幾代下來就不會講客家話了。

客家話真正消失的時間,應該是在臺灣光復之後國民教育開始普及,小孩子學國語,溝通的速度會比較快一點,那個時候客家話就流失得比較快。母語的消失,讓三芝地區的汀州客,失去了「明顯的文化」,但事實上,很多的客家傳統,依然在這裡傳承,而有別於其他地區的福佬客。

像說九月九客家人吃粢粑,九月九的時候吃粢粑拜祖先(總忌)的風俗,或者他們習慣放八角風箏的風俗,事實上都看起來比較特別的部分,跟在其他地方的福佬客,是從文化思想就先喪失的部分,是不太一樣的。

八角風箏,造型甚為特殊,將削好的竹片,用細繩連接固定四個角,同樣的造型再做一個,把兩個四角形以對角線的方式,重疊固定,就完成雛型。這樣的八角風箏,還可以加以變化,最多做到七十二個角。形狀很多種,主要要做八個角。這邊一個角再八個角,中間再一個八個,剛好九八 七十二,可以做七十二個角。

早年放八角風箏,是三芝汀州客的重要娛樂,當地還流傳這句諺語。「九月九 風箏滿天叫」,那就是說很多人在放,當時也算是很流行的休閒娛樂,有一個時期大家都在玩這個。說到九月九,對三芝當地的汀州客而言,還是一個重大的節日,那就是「重陽節總忌」。以前是每個人(祖先)都有忌日,一年找一天(九月九)做個總忌這樣。特別的是,三芝汀州客在做總忌的時候,供桌中間都會擺著粢粑。

粢粑在客家人裡面,其實應該算是他們米食的一部分,就跟其他客家庄中所謂的粄之類的食品。但是這邊會比較集中,到了九月九號,大概那幾天會準備買牲禮,買一些準備祭拜祖先的,這可以很容易區別出是客家人。

新北市石門區的十八王公廟,其由來是有十七個人和一隻狗,因為遭逢海難身亡,被當地的練氏族人埋葬。而之後的發展,也跟「總忌」有關。練氏先人發現這些屍體之後就在十八王公廟地下室,要把這十七個人埋在一起,要把祂們合葬的時候,當時那隻狗是奄奄一息,牠一直要陪主人殉葬,後來沒辦法就連那隻狗跟那十七個人,葬在現在地下室那個墓。這樣的傳說源於清朝中葉。後來練氏家族也很有人情味地,把十八王公當成祖先在祭拜。

石門十八王公廟委員練維博指出,練姓因為是屬於客家族,是把農曆九月九號重陽節總忌這天,在拜祖先,後來因為這個十八王公把祂葬在一個墓,把祂當作祖先來祭拜。現在十八王公廟這一帶,叫做乾華村。早在1751年,福建汀州武平縣客籍人士練在君等人就來此開墾。其後代至今仍記得,長輩們都還有用客語溝通。石門練氏家族後裔練維博說,我們的前輩,爺爺、曾祖父母奶奶他們,都會跟我們講,我們兒時的時候,叫奶奶稱為阿姐、阿太這些我們還有稱呼到。

練氏家族世世代代在乾華村生活,無奈1970年核一廠興建,土地被徵收殆盡,練氏族人才遷離。現在練氏家族分布在淡水、竹圍、石門(茂林村)、三芝,甚至於金山、基隆,這個北海沿岸這些地區比較多。舊家園沒了,根卻沒有忘記,練氏家族在現在在石門茂林村,興建一間宗祠。每年重要節日,在外的250多戶族人,都還會回來祭祖。每年過年初一,元宵還有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一年七大節日都會回到公廳祭拜。仔細看看練氏宗祠的神龕,上頭寫著眾神的名字,這樣的神明榜,和很多三芝的公廳一樣,其實這種傳統,也是北海岸汀州客的特色。

神明榜簡稱叫做神榜,那神榜它是很原始的一種方式,在中國大陸其實還有,在三芝和石門的客家人,大部分還有這個習慣。算是保存他們原鄉文化,保存比較好的這一部分。這些神明榜當中,一定都找得到定光古佛,和民主公王的名字,也就是汀州客的原鄉守護神,這也是維護傳統文化的表徵。

客家人在台北濱海地區,他們對祖先的一個尊重也好,或對一個鄉土的懷念也好,他們持續著一個信仰,而且不斷地維繫著,也沒有受到其他附近的信仰過多的侵擾。事實上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對傳統也好或者是說對鄉土的堅持。雖然北海岸的汀州客,已經完全不會講自己的母語,但世代相傳的客家文化,至今依然保留著。只是隨著時代變遷,僅剩的客家蹤跡,不知還能流傳多久。[1000521]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汀州客在臺灣
    全站熱搜

    hakka2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