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客家雜誌社第二十五屆全國客家夏令營學員導覽新屋鄉客家聚落隨筆 (2014.7.19 下午  葉倫會 )

奉客家雜誌張義品經理之命為客家雜誌社舉辦第二十五屆全國客家夏令營學員導覽新屋鄉客家聚落,因為新屋是自己的故鄉,有機會將故鄉的美麗,讓更多人知識,是責無旁貸的任務,這次的導覽老師另有出身范姜家族的 范姜瑞 大老。

 

雖然新屋是自己的故鄉,但大部分時間旅居台北,為了做好導覽,再次對新屋做較完整的回憶,並且整理一些東西,完成 「新屋人說新屋事」,這篇文章出示給好友莊華堂後,我們決議,準備邀請十到二十個新屋人,一起來為新屋寫故事,並盼是書出版後,能在台灣創造風潮,鼓勵每個人為自己的故鄉寫故事。

 

參加全國客家夏令營的朋友來自台灣各地,教育程度高外,還有一顆獨特的客家心,上課或導覽盡量用客語。其職業類別以教師占的比例最高,有夫妻同行、父子或祖孫同行者,甚至有連續參加十幾屆者,如宋勤盛老師、宋明雄局長,大家能夠樂此不疲,在於講授內容推陳出新,在於三天兩夜的營隊生活,可以認識許多有理想的新朋友。

 

抵達石門勞工育樂中心,兩部遊覽車已經升火待發,和陳石山律師簡短交談後,范姜瑞大老坐上早車,我坐乙車,旋即發現乙車中有八十六歲高齡的廖景淵大哥,他是田野調查的高手,我們是老朋友,心情因而輕鬆不少,惟車上年齡最長者是九十二歲的邱鏡明大哥,他不但耳聰目明,而且行動敏捷。不論年長或年輕的朋友,大家對客家傳承的用心叫人佩服和感動。車上有近十位年輕的大學生,希望假以時日,這群孩子將成為傳承客家傳統的後起之秀。

 

車上另有一位貴賓,是客家委員會的溫彩棠委員,他在台南客家界具有很高的聲望和地位,數年前,和溫委員有一面之緣,今日接觸時間較長,發現他有內涵外,還是認真的人,原來他是早上的授課老師,下課後本來可以直接回台南,卻和大家一起坐遊覽車參訪新屋,這份認真讓人佩服,晚餐後,特別情商朱金菊的夫婿羅大哥送他到高鐵新竹站。陳石山律師說乙車還有兩位特別的貴賓,是高雄市內門國中潘麗玉校長和她夫婿。

 

新屋的地名和范姜家族有關,范姜古厝被指定為三級古蹟,范姜淡理事長和夫人熱忱的接待大家並表演傳統客家八音;副理事長范姜群青則送每人一本他蒐集世界各地燈具的書。

 

聽完八音,兩隊人馬分別由范姜瑞和葉倫會導覽范姜古厝五棟老建築。三時二十分左右,兩車分別到旺旺居、葉春日公祖祠、新屋溪口紅樹林和藻礁,六時二十分,抵達晚餐地點。旺旺居部分,詹益東校長為大家敘說興建源起,再由其弟弟朱佳峰,妹妹朱金菊引導大家參觀屋後池塘和屋前的花園;詹校長招待花生糖和水梨外,送每人一本印了十幾萬本的 積福和養生 暨其任職台北市國小退休校長聯誼會理事長出版的專刊;葉春日公祖祠由葉斯平理事長率總幹事迎接大家,準備米苔目和冰仙草等冷飲,讓大家在炙熱的太陽底下,享受到透心涼的客家情,另贈送工作人員兩箱南瓜。

 

新屋溪口,因為漲潮而無法看到退潮時的藻礁和在紅樹林下棲息的招潮蟹、彈塗魚 …. ,但眼前的台灣海峽有先民渡海來台的黑水溝,波濤洶湧的浪花吸引大家的目光,只是五點多的海邊,太陽依舊炙熱,風也蠻大的,向大家報告,下次若時間永許,傍晚時分,鷺鷥回巢的美景和晚霞,可以讓人留下一輩子的記憶。新屋鄉沿海地區,因為居民的覺醒,擁有台灣少數不見風車的海岸線,雖然海風碩大,但沒有風車的海岸,倒是安靜許多。此外,被學界和環保人士注意的藻礁,僅新屋溪口附近五公園還存活著,希望透過更多人的關心,讓藻礁成為新屋沿岸的觀光賣點之一。

 

六時三十分左右,營隊成員聚在神農獎得主的餐廳,享受傳統客家菜;好友黎元吉老師和夫人是默默耕耘的教育家,為對 客家雜誌 社連續二十五年舉辦全國客家夏令營的毅力表示敬意,特別帶一百幅他寫的 「行者常至,為者常成」墨寶,客家雜誌社發行人陳石山大律師在餐廳出示黎老師大作,表示將於 七月二十日 上課時,再分送每人一份,特別強調,假以時日,這幅墨寶將可以做為「傳家寶」。

 

八時許,奉命帶大家到近兩百公尺之遙的永安、新屋公路上遊覽車回石門勞工育樂活動中心,走在農人辛勤耕種的稻田旁,稍顯涼意的薰風帶來成熟稻穗的陣陣香味,抓住機會,在路燈底下拍到近百人的壯觀晝面。

 

平日行走江湖,演講或導覽結束時,特色之一是要求大家一起用掌聲感恩,二車的朋友活動結束時,已經完成感恩的動作,這時候有甲車的朋友,鑑於感恩的次數不嫌多,請大家用掌聲感謝客家雜誌社的陳石山大律師和他的工作團隊,謝謝今天遇到的所貴人,父母賜健康的身體和自己決定出席的智慧等,響徹雲霄的掌聲,讓新屋的天空充滿著感恩的心。

 

抵達石門勞工育樂中心,坐范姜瑞大老的車子回台北,兩人在車上談新屋行的心得,結論是能為自己的故鄉做點事,讓新屋的店家為來自台灣各地的客家菁英服務,心情是喜悅的。平安和沿途順暢的回到家,要感謝老天爺的保佑。

 

第二天接到詹益東校長的電話,感謝這麼多朋友到旺旺居,希望能代為索取客家雜誌社舉辦二十五屆全國客家夏令營的旗子,俾其插在旺旺居和博物館典藏之用。第三天和陳石山律師閒聊時,了解活動極為成功,感受到民間資源的可貴,惟有透過類似的民間交流,才能夠將客家文化源遠流長的傳承下去,平日在台北街頭散步的筆者,也以同樣的心,祝福每位熱愛客家、台灣文化的朋友,願馨香以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kka2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