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福爾摩斯─楊日松
江彥震
楊日松係1927年11月23日出生在台灣苗栗縣公館鄉福基村的客家人,是台灣著名法醫,經手過許多重大案件,被譽為「台灣福爾摩斯」、「法醫神探」、「人間判官」、「世紀洗冤人」。退休時獲頒「特種領綬景星勳章」。常被與同樣出身台灣知名旅美鑑識專家李昌鈺相提並論。
在家排行老五的楊日松,父親楊新木是小學校長,家裡原懸掛著「弘農堂」匾,日據後期的皇民化運動,楊家大門這塊匾額遭日警摘除,讓楊新木忿而辭掉校長,轉任桃竹苗地區司法保護會長。進入司法保護會後,楊新木與擔任法醫的葉昭渠發現,日人仍普遍存在狹義民族觀念,刑案中如有台、日雙方人員,即使證據有利於台灣人,司法人員仍偏向日方。
初中畢業後,曾到日本求學,台灣光復返台進入台灣大學附設醫院專修科,1950年於「台大附設醫院專修科第五屆」畢業,之後再進修並取得日本帝國大學醫學博士。在學時期即捨棄熱門的一般醫學,選擇就讀非常冷門的「法醫學」。事後回顧這場選擇,楊日松說,「法醫是犧牲奉獻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能達成「兩安」;即經過專業鑑定,協助無名屍、無頭公案,找到家人,釐清真相,最讓人『安心』、協助死者找到疑兇,才能夠讓死者『安息』。」。他拒絕「神探」的稱呼;他認定,「法醫是重要人權保障醫學」。
在學時,楊日松從「折獄殷鑑」念到宋朝「洗冤錄」,體認到「法醫必需和實際辦案結合,才能成就『刑事法醫學』」;當時的台大醫學院長杜聰明,也鼓勵楊日松朝這個方向前進,1948年介紹楊日松到省警務處實習,在法醫師葉昭渠門下實習,這也是楊日松一生最關鍵的歷程。葉昭渠正是楊日松父親楊新木故友。有了這層關係,葉傳承給楊日松「法醫實證」,可說是楊日松在刑事法醫學的最佳導師。
隔年,即1949年3月省警務處刑警總隊成立,楊日松成為正式的「法醫師」。1979年2月,刑事局調整內部組織成立法醫室,負責死因、藥毒物鑑定等業務,由楊日松擔任法醫室主任一職。在職期間,楊日松為提升台灣法醫學會的執行能力積極推動成立「中華民國法醫學會」,該學會亦於1984年成立。1998年法務部成立「法醫研究所」,讓法醫更受重視。
在法醫室工作49年,他參與過3萬多件遺體解剖,包括台灣首宗分屍案屈尺退伍軍人命案、日本女學生井口真理子案、江子翠分屍案、白曉燕案,楊日松都參與鑑驗。破過無數重大疑案,他檢驗時幾乎不戴手套、口罩,用手沾、嘴嚐死者留在胃中的殘留物,甚至親嘗屍水。
1977年他到台北縣處理處理江子翠分屍案,直接接觸女屍時就此染上屍毒,發作時他的皮膚搔癢,有時深入骨頭,想抓癢幾乎抓破皮,只好住進台大醫院,讓同班同學替他看病,整整三個多月,與病魔搏鬥了好幾年,最後還是用偏方,洗米水洗澡才漸漸痊癒。
這場病,讓楊日松夫人吳鳳英抱怨不已,他自己也思考著:「別人享受的很,我卻走上法醫一途,換來一身病,又有什麼用?」不過也因為這場病,換來無數人提供偏方,本來被認為,不可能治癒的屍毒,居然在數年後痊癒,或許正是別人解釋的「楊日松種下陰德,獲得陽報」。
楊日松解釋,「不是比別人勇敢,而是到刑事現場勘驗不戴口罩,一方面是尊重死者,最重要的是,能直接聞嗅到空氣中,是否有兇嫌留下來的氣味。」他認為,人體的氣味,是由遺傳來決定,每個人都不同,刑事法醫學裡,他希望研究「氣味」辦案。法醫工作,讓楊日松也有個不成文規矩,他不會在日落後談驗屍的種種,通常在下班後,他會小酌幾杯;楊日松認為,「這是在行血,也是去除一點勘驗時留下來的味道。」
此外,他也在古籍裡找新事證,楊日松說,「今天的測謊法,係周朝的『三刺王聽法』演變而來,即刺群臣、群吏、方民、亂聽、色聽、耳聽、日聽、氣聽等。這些經驗法則,都值得後人學習。
隨著年歲增長,面對繁重的工作,楊日松數度申請退休,但一直被慰留。1990年12月28日,楊日松正準備外出解剖之際,突然感到身體不適,被子女強制送醫,出現初級腦中風,但楊日松僅僅休息了一個月便回到工作崗位。重返工作崗位後,偵破了井口真理子命案,獲得東京大學頒發「榮譽法醫博士」。
楊日松在擔任刑事局法醫時,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件,就是發生在1980年9月江子翠分屍案,當時年僅20多歲的張姓女子,疑似因找工作卻慘遭分屍,這不僅震驚當時社會,也是當時首宗因謀職遭人殺害的案件。當時張女的屍體被支解成7、8塊,分裝在垃圾袋中,丟棄在新北市大漢溪旁。經楊日松相驗後,為了盡速找到凶手,還罕見在刑事局召開記者會,將屍塊攤開在現場,由楊日松親自說明,公開死者身上特徵。最後逮捕有性侵前科的林姓男子。
1990年4月間發生日本女學生井口真理子來台自助旅行卻慘遭分屍案,因無法證實凶手的犯案動機,經由楊日松協助死因鑑定,除確定已化成白骨的身分是井口真理子,也讓凶手認罪。
「沒有楊日松,很多重大刑案很難偵破」,侯友宜說,楊日松能替屍體說話,是很了不起的人,並詳細說明屍體狀況,一直到屍體呈現的所有現象能說明清楚,這樣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他以國小老師吳曉惠命案為例說,楊日松細心查看到氣管內的泥砂,研判死者生前遭人以泥土掩口鼻窒息死亡;尹清楓案更從腿部的瘀血情形研判出遭人用鈍器重擊。
直到1998年楊日松才正式以「法醫室主任」之職務退休。總統府特頒「特種領綬景星勳章」,表彰他的貢獻。他仍然常常到刑事局法醫室報到,傳承經驗,直到2010年罹患大腸癌。新北巿副巿長侯友宜強調,楊日松退休後,警方遇到疑難雜症的偵辦瓶頸時,仍會去請教他的意見,楊日松不求名利,堪稱是當代法醫的典範。
「法醫神探」楊日松精采的一生,常常被人與旅美鑑識專家李昌鈺做比較,還被外界推崇為「台灣福爾摩斯」。楊日松曾經和數萬多個死人打過交道,也經歷了幾次怪異的遭遇。走進刑事局法醫室,四周放著無數屍體標本,其中有一罐,福馬林中泡著一顆頭顱,這是50年前,一樁分屍案的被害人,有此一說,這顆人頭的毛髮還會生長,聽起來毛骨悚然。下列幾件是楊日松比較特殊的奇遇,為大家所津津樂道者:
第一件是“活見鬼”:台北縣三芝和野柳之間,有個叫老梅的地方,二十餘年前一名婦人因為家人得了急病,不慎失足溺斃。楊日松追隨當時台灣省刑警總隊的法醫,也就是現在中央警官學校教授,葉昭渠博士前往相驗。同行的還有檢察官和書記官。
驗了屍,他們到淡水吃過晚飯,喝了點酒,便在細雨霏霏的夜晚搭車回台北。途中楊日松驀然發現,車廂裡不知何時多了一位年輕的女人。他以為是誰從淡水帶上車的,不好意思聲張,只用手肘碰碰書記官,書記官會意地微微一笑。
車過士林的平交道,檢查哨柵欄竟然放下來擋住去路。眾人正感詫異,一名警員上前問明他們身分,即向檢察官報告,因為台北大橋下的淡水河邊,撈起一具女屍。請檢察官去驗屍。
這樣一折騰,車上的年輕女人,已趁別人不注意時悄悄離去。車到河邊停屍處,刑警伸手揭開草蓆,點亮手電筒,他們幾個倒吸一口冷氣,內心驚駭萬分。原來死者就是剛才出現在他們車廂的女子,先前幾個人都看到了。警方初步調查,死者有個不務正業的姘夫,把她當搖錢樹,而她無法忍受,兩人為此生齟齬。據她的姘夫告訴刑警,晚上他們乘車經過台北大橋時,車行受阻,停了一下,她匆忙跳下車投水自盡,搶救不及。可是死者,何以會在楊日松他們的車上現形呢?
經檢察官交代刑警細心查證,後來果然查出,死者是被她姘夫推下河淹死的。
第二件是“鬼電話”:楊日松說,早年有一位法醫,一天夜半時分,家中電話鈴聲大作。他太太從被窩裡爬起來接電話,又把話筒交給他,迷迷糊糊聽到對方向他報告三峽發生一起命案,請他次日去相驗。第二天確實有個案子。等他去驗過屍過來,夫妻倆一談,脊椎骨陡起一陣寒意。因為他家根本沒有裝電話。這個故事有名有姓、有地址。因為民間習俗,這種事不吉利,此後那位法醫絕口不提。
第三件是“母子連心”:台北縣江子翠分屍案,案發之初,死者身分不明,案子無從查起,有些辦案人員覺得洩氣,唯獨楊日松依舊樂觀。“即使兇手分屍的手法再殘酷,面貌再難辨認,死者的媽媽來認,往往會認得出來。以前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他的解釋是“母子連心”。
第四件是:“心靈感應”:南港曾經發現一隻男人的大腿,有人研判可能是醫院切除的病腿。後來楊法醫到殯儀館相驗,那隻冷凍的大腿解凍時,竟抽動了幾下。他心中一懍,細細檢查,找到兩處刀砍的痕跡,顯然是一起謀殺案。很快的,真相大白。死者是慘遭分屍的黃春雄。“這些事情都和靈魂有關嗎?”記者問。他說:“我們說是心靈感應比較好。”
為了抗皺防老,楊日松推薦客家招牌菜“汆燙生腸”,每天吃10公分,據說連吃3個月,就能看到除皺效果。另外還有至少,每個月吃一次的芋頭燉排骨,楊日松指定彰化出產的小芋頭,吃它的膳食纖維,開胃生津。楊日松:「一個月或一年吃一次也可以精神愉快。」靠著秘方,楊日松雙手一點斑也沒有,這麼重養生,是因為近50年的法醫生涯,讓他有所警覺。除了食療,楊日松每天一定到公園走上一萬步,以吃和運動來享受退休生活。
楊日松於2011年11月23日凌晨3時56分,疑因大腸癌逝世於臺北國泰醫院,享壽八十四歲。楊日松擔任法醫長達半世紀,倒臥病榻,還交代徒子徒孫「你們好好工作,不要來看我!」。生前特別交代不發訃聞,不舉辦公祭,後事一切從簡。楊日松特殊的相驗屍體動作,使得他破案無數,但他平常處事低調不居功,因而染患屍毒及伴隨而來的鬼怪、靈異、冤魂、刑案、秘辛等也將為世人持續傳頌。[2011112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