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雜誌221期社論

 

從台北市客家義民祭談義民爺信仰

 

新埔義民廟神龕對聯敘說義民爺的源起:「本是負耒荷鋤已得嘉名榮一字.即此忠肝義膽方能血食耀千秋」,其寓意指義民爺本來是墾拓的先民,在新墾地過著晴耕雨讀的生活,當外侮威脅他們的身家性命時,即奮而抵抗,縱使犧牲亦在所不惜。先民為了感謝這群保衛家園而犧牲的烈士,為其收埋骨骸,像祖先一樣的祭拜,歷經演變,而成為台灣客家鄉親的守護神。隨著島內二次移民,義民爺信仰遍及台灣各地,香客逐年增多,不但成為附近居民的信仰中心,義民精神也因而無所不在。

義民爺並非客家人的專利,其身分呈現多樣化,依清朝乾隆皇帝的封誥,客家義民為「褒忠」,泉州義民為「旌義」,漳州義民為「思義」。雲林縣北港鎮北港義民廟供奉的義民爺是泉州義民,該廟寫著「旌義」兩字。

客家鄉親祭拜的義民爺以朱一貴、林爽文、戴潮春事件死難者為主,大部份恭奉忠骸的義民廟,如新埔義民廟、苗栗義民廟、東勢巧聖仙師廟、彰化埔心義民祠,或六堆忠義祠,祭祀者幾乎都是客家人,除竹田六堆忠義祠名為忠勇公外,其他各地義民廟供奉的主神,都稱義民爺。部份學者認為義民廟的神明採用牌位,似屬孤魂野鬼,殊不知,台北孔廟的孔子和先賢全用牌位,而客家人居住地區的廟宇,早期都未雕塑神像,以「神」字或各種神明的名稱代替,如有220年歷史的新埔義民廟,附祀的觀音佛母、天上聖母、神農皇帝、關聖帝君、三山國王或註生娘娘,自有歷史記載以來,全部用牌位。難道這些受到大家肯定的神明,用牌位時就不是神嗎?此外,隨著時代的演變,平鎮義民廟、高雄市褒忠義民廟….也為義民爺雕塑金身,讓義民爺信仰隨著靈驗故事不斷向外擴展。

1988年,台北市客家鄉親首度在七號公園舉行義民祭,最初12年由民間自動自發主辦,後來改由政府主辦,轉眼活動辦了21年,透過不同宮廟的會香,提升義民爺的神力,加上媒體的報導,義民爺信仰獲得更多鄉親的關心,因為關心,期待也就越來越高。

觀察歷次台北市客家義民祭,內行的看門道,外行的看熱鬧,只要稍加用心,就可以看出其間的端倪。民辦期間,沒有響亮的口號,共同的想法是為義民爺做事,凡事將義民爺擺在第一順位,希望義民爺保佑參與信眾平安、健康、福氣,服務信眾,每項活動都以信眾需求為主,讓默默參與的信眾見到多年不見的鄉親,享用傳統的客家口味,聽親切的鄉音,帶著滿滿的祝福與歡喜回家,久久無法忘懷「親不親故鄉人,美不美鄉中味」的回憶,期待來年再見義民爺。

改由政府接辦後,歷次的場面都極為熱鬧,惟始終缺乏有系統的文獻記載。民間學者葉倫會透過資料蒐尋、訪談,走遍台灣各地義民廟,編著「台灣義民廟的故事之台北市客家義民祭」乙書在十月初出版,這本書用深入淺出的語法敘說台北市客家義民祭的始末,介紹台灣各地義民廟,讓鄉親對義民爺信仰的來龍去脈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們期盼更多的學者專家投入類似活動,讓義民精神廣佈人間。

台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歷次主辦義民祭時都極為慎重,自年初開始,即邀請各社團開會討論,客委會一通電話,鄉親就「應召」前往,未曾領取任何出席費,出錢出力外還要貢獻創意,有理由相信,鄉親們群策群力的奉獻,是台北市客家義民祭成功的最大功臣。

以2008台北義民嘉年華活動而論,一系列的客家大戲、客家交響樂在中山堂、國家音樂廳演出,觀眾爆滿;迎神安座、挑擔奉飯、主祭典禮,儀程井然有序,莊嚴肅穆,創意活動多采多姿,參與民眾更是多元、熱情。此外,十八班才藝決賽、國小歌謠班的表演、FUN客之夜的演出、文化展示區展出的豐富文化內涵,對於促進民眾對義民信仰及客家文化的瞭解,對於提昇客家的能見度、視野,挽回客家的尊嚴、自信,助益更是不小。

官辦與民辦有很大的差異,官辦雖然喊著為義民爺做事,但如何讓長官看到他們的認真與用心比鄉親的滿意更重要。行政官僚的養成文化與底層的社會信仰本來就有段距離,要官僚體系和一輩子參與義民信仰活動的民眾溝通就是一件了不起的經驗,要如何找出不同思維的平衡點,難度更高,對於客委會人員的認真,參與人士都給予高度肯定。

我們期盼,明年的台北市客家義民祭,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兼顧官方與民間的需求,為義民信仰開創新局。(221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kka226 的頭像
    hakka226

    客家雜誌社

    hakka2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