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雜誌223期社論

現在是發動第二波客家運動的時候

 

1988年12月28日,由客家風雲雜誌社主辦的「還我母語」街頭遊行,可以說為台灣客家人開啟了爭取語言人權與文化人權的運動。在那全台國人為爭取全面民主、自由與人權的時代裡,藉著媒體的傳播,顯然給了客家人一種語言文化自尊的初次省思。之後,除了客家雜誌社在刊物裡對族群文化重建的期待繼續鼓吹之外,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寶島客家電台無視當時的法令限制,以地下運動型的工作團隊相繼成立。這三個團體結合當時的政治勢力、社會力量(如社會普遍要求政治改革、媒體開放以及本土語文自覺的思潮),在1989年至1997年間,集會、抗爭、演講、出刊物、電台24小時發聲,突破重圍,在公共領域上搶佔幾個灘頭堡,扎實的成為全面客家文化重建運動的啟蒙者與推動者。

1997年,台北市政府首先回應客家白皮書,設立客家文化會館及藝文中心,編輯小學的客語教本,年年舉辦客家文化節活動,雖然規模不大,但在政府單位編制內,卻是開風氣之先。2000年成立中央級客家委員會,接著成立客家電視台、設全國廣播網客語節目、三重點大學(中央、交通、聯合)設立客家學院,數個大學設客家相關科系,各地方政府相繼設客家委員會或客家事務局等等。一時間,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忙著配人員,配預算來推動客家文化相關工作,媒體能見度提高,很是熱鬧。而五十幾年來的政府壓制本土語言及文化(閩、客、原),在2000年政黨輪替開始,轉而推動本土母語文化,任何執政的政黨政府已不能輕忽民間維護己身傳統的尊嚴要求,似乎可以說「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了。

然而,八、九年來朝野各方努力的結果,顯然與客家有識之士所殷殷期盼的,還有很大而且很明顯的落差,例如,使用客語人數增加比例及速度仍十分有限,當五、六十歲以上的客語人口在二、三十年後漸次老化凋零時,總量將急遽下降;又如,在教育機制裡,有關客家語文方面的教學活動,仍被稱做鄉土教學,推給客委會,而非教育主管單位,客家文化活動也同樣推給客委會,而非文建會,「客家」仍然被嚴重的邊緣化。

當然,過去五十多年(約兩代人)威權體制,包括政府、教育與媒體等重要機制,對客家語與客家文化的持續打壓所造成的文化戕害,深重到絕非八、九年幾個點的力量就可以恢復元氣的,何況過去是全面的,而且積極打壓,甚至是消滅性的政策,這幾年僅僅幾個點而非全面性的,而且是極為溫和的做復原工作,又如何能要求有顯著的成效呢。

基於此,吾人要大聲呼籲,二十年前啟動客家運動的前輩們,包括繼續奮戰及中途退下陣來的朋友,結合廣大的後起之秀,以及具有各方面專業的年輕朋友,大家再一次協力推動第二波客家運動。

我們可以理解這二十年來,經過朝野的一番努力,至少能意會到客家語言文化危機的國民已大量增加了,參與客家語言文化各方面工作的無論專業或兼業的,也大量增加了。這第二波客家運動必定會引起極為廣大的迴響。這次的運動並非上街頭做抗爭,而是結合所有可以動員的力量,以一種文化自覺的訴求全面向運動的主軸前進,時間不能再磋跎了,我們現在就出發大步前進。

文化的深度化、全面化、主流化及年輕化就是第二波客家運動的主軸,依此分四方面敘述之:

 

(一)深度化:

文化須有深度才能感人,才能廣為傳揚。客家原本豐富而深厚的文化傳統將之發揮出來,以現代的教育及媒體機制作充分的運用,即可顯現其文化的深度。文化活動也絕不能講求表面的或一時的熱鬧,不能只培養明星做做表演而已,更絕不能為政治權力服務。無論文化重建及語言復甦都需要深度化,讓深度的文化觀內化到人的心靈深處,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部分,甚至因此能影響政治,讓政治趨於良性、更有文化深度。吾人還要奮戰的是,脫離苦情,脫離取暖式的熱鬧,進入深度的耕耘。

(二)全面化:

文化須要全面性的,讓更多人了解並欣賞客家文化,才能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下生存發展,特別是在多元文化、多元族群的國家裡。一種文化的深度應該讓全民共享,全民共賞共享,自然就增進客家人己身的族群自信與自尊。

例如,客語文的教學應該與閩南語一樣,視為國民義務教育裡的語言教育的一環,絕非僅「鄉土教學」而已。語言教育應與我們的生活環境作密切結合,母語同時應該是所有其他課程的教學語言,以及任何公共領域的發言工具。吾人還須奮戰的是,脫離客庄講客語的舊思維,進入客語客文全面為全民共賞共享的年代。

 

(三)主流化:

文化一定要進入主流,至少也要平等被看待,這是最關鍵也是最困難的一面,就以語言而論,例如交通場站雖已部分有客語播音,但仍非平等對待。各級學校裡,閩客原語言在華語獨大下仍是聊備一格而已。電視媒體裡一百多台,僅僅17台一台是全客語,其他無一台有客語節目,即使說了一句,也還要特別說明講的是「客家話」。再說,客家節目全都被邊緣化到客家電視電台。單就以上現象,就可知語言使用的文化人權仍未像民主選舉一樣,成為國民生活的一部分。

客語的使用未到「講的人自然講出來,聽的人自然聽得懂」,就是尚未進入主流。吾人還要繼續奮戰的是,脫離邊緣,進入主流。

 

(四)年輕化:

客家運動所成就的少量舞台,應包括老中青三代,曲藝的「表演舞台」尚稱均等,但權力舞台的分配,則中生代及年輕輩顯然偏低,客家民間社團及公益團體大多老年面孔(不只老面孔而已),以致活動能量偏低,活動方向也過於保守,惡性循環的結果是讓年輕新生代更為卻步。若沒有大量的新生代加入,非但文化無以為繼,也將因缺乏開創的力量、格局與活力,語言與文化將趨於萎縮。就此而言,吾人還需努力奮戰的是,脫離老化偏向,進入中生代與新生代化。

第二波客家運動就是,一方面外在的要求立法行政機關儘速遵循憲法精神,推動語言使用平等法、客家基本法等做合憲合理合情的法案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更積極的推動全體客家族群對語言與文化人權的自覺運動。事實上,政府行政的力量與推手也是來自民間社會運動,正如同二十年前的「還我母語運動」一樣。我們再一次透過廣大的有識之士,整合二十年來的成果與資源,辦報紙雜誌、上電視廣播節目、上網路媒體、上街頭公園、會場舞台演講,開啟第二波客家運動,吾人相信,因為有二十年前的那一役,而有今天的客家局面,今天吾人結合新生代,以及二十年的成果,力量勢必更加強大,一舉達成上述「四化」目標。

台灣客家的存續,就看能否畢其全功於此一役了。(223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kka226 的頭像
    hakka226

    客家雜誌社

    hakka2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